在2025年全县平安建设、重点工作例会暨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平安建设、重点工作第7次例会暨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刚才,相关同志通报了上半年经济运行和有关工作情况,我都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锚定年初既定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我们交出了一份稳健增长的“经济答卷”。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的平稳健康运行。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增速高于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2%,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分别达到22600元和10430元,同比增长5.1%和6.9%,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四大行动”的成果。现代农业增效行动深入推进,成功创建州级牦牛现代农业园区,*茶叶、*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上半年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文化旅游突破行动成效显著,我们成功举办了多个节庆活动,旅游市场加速复苏,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亿元。清洁能源扩能行动有序开展,一批符合政策的水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为全县能源结构优化和财政增收奠定了基础。绿色矿业提质行动稳步实施,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锂、铍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规划正在有序进行,工业“压舱石”作用得到巩固。
(二)上半年,我们守住了一条和谐稳定的“安全防线”。我们始终把平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针对水电移民、劳资纠纷、暑期旅游等重点领域,我们压实包案领导责任,成功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和矛盾隐患,确保了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我们经受住了多轮强降雨和地质灾害的严峻考验。特别是我们创新并严格落实的“沟长+点长”责任制和“三有三通道”工作法,在实践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科学预警、果断避险,我们成功实现了多次“教科书式”的避险转移,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守住了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底线。
(三)上半年,我们锤炼了一支实干担当的“干部队伍”。通过扎实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县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我们持续纠治“四风”顽瘴痼疾,严肃整治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依然存在,对我县这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影响更为直接。从内部发展看,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支柱产业的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投资增长后劲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重大项目落地还存在堵点难点;消费潜力有待深度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培育尚需时日。从工作层面看,乡村振兴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整改的短板弱项;社会治理领域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少数干部还存在“躺平”思想和“佛系”心态,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工作执行力、落实力有待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钉钉子”的精神,拿出实招硬招,逐一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奋力开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下半年是决定全年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振精神、铆足干劲,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要以决战决胜之姿,全力冲刺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须臾不可放松。要延续上半年的良好势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是要在深化“四大行动”上持续用力。这是我们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现代农业要继续在“特”字上做文章,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强牦牛、茶叶、魔芋、花椒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出山”区域公共品牌,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分享增值收益。文化旅游要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湖景区4A级创建步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业要在符合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的前提下,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推动项目落地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二是要在扩大有效投资上攻坚克难。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盯国家和省州政策导向,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要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县级领导要带头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三是要在激发消费潜力上多措并举。要将即将到来的*湖游海季系列活动作为引爆点,精心策划,扩大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要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促销活动,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二)要以动真碰硬之勇,坚决抓好乡村振兴问题整改。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者”,问题整改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和侥幸心理。要聚焦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对上级反馈的问题、我们自查发现的问题,要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整改目标、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杜绝“纸上整改”“虚假整改”,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整改到位、见底清零。要精准靶向施策,务求整改实效。必须全力抓好“完善手续、登记确权、盘活资产、增收分红、引入主体、总结复盘”这六项重点任务。手续不完善的,要抓紧协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补齐;产权不清晰的,要加快推进登记确权工作,明晰资产归属;闲置的资产,要想方设法盘活,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实现保值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的,要健全机制,确保群众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分红;缺乏经营主体的,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参与运营。整改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复盘,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要以万全之策,统筹抓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稳定工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硬道理。当前正值主汛期和旅游高峰期,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稳定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一是要毫不松懈抓好防灾减灾救灾。要深刻认识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严峻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要用好用活我们探索出的“三有三通道”工作法、“沟长+点长”责任制、传统方式与科技赋能相结合、重奖避险典型这4条“硬措施”。各级沟长、点长必须全员上岗、下沉一线,加密巡查排查频次,特别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