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作文300字,我发现了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

今年十一假期的某一天,在书房看书休息的时候,偶然间拉开书桌的抽屉,发现里面是六年前我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六年前的8月份,收到女儿被东部某211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六年的时间里,女儿顺利完成本科学业,毕业后被世界排名前20的某大学录取,在硕士毕业的当年,进入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教育培训部门,年薪近40万。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当年“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在参加工作仅四个月后,公司所在部门裁员,何去何从?是在原公司内部转岗,还是跳槽到其他公司?内部转岗,名额极其有限;跳槽到其他公司,工作经历不满一年,应届毕业生身份难保。那段时间,一直自诩心理素质好的我也一直处于焦虑之中。

当年12月上旬的一天,女儿打来电话,她在原公司转岗成功,同时被另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录用,而她,想去新的公司看看。

六年的时间弹指。六年前女儿上大学前,总觉得有许多话想和她说,思考良久,觉得还是落实到文字上效果也许更好。于是,几天的时间里,写了一封信。8月底,我和妻子将女儿送到新的学校。临别前,我对女儿说,行李箱中有个档案袋,档案袋中有封信,是我写给你的。这封信陪伴了女儿四年的大学时光,本科毕业后被带回。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孩子的教育也是中国父母最关注的话题。坦率地讲,我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并不是很多。而现在看那封信,说教的色彩很重,也许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成长关心的特别体现吧。现在把这封信与大家分享,期盼更多的人参与到孩子健康成长的讨论中来。

写给即将远行的你

女儿:

今天下午,接罢邮政快递公司的电话,就预感是你的通知书到了。匆匆下楼,签字、领快件,与同事们分享喜悦。静下心来,才真切感受到你真的要走了。设想一件珍藏多年的艺术品,突然某一天,有人要取走,即使是等价收购,那心情也是空落的。我知道,现在还没有到那一天。

这么多年来,批评你的时候居多,鼓励的话太少,这也许就是我的教育方式。曾经反思,我知道这肯定是有问题的,会造成你的自信心不足,但值得欣喜的是,你有足够的乐观和自信。你已经成年,思想日渐成熟,其实你应该想一想,我为什么单单对你要求苛刻,而对别人却宽容,这是因为远近亲疏的不同,越在乎一个人,才会越关注她,才会越希望她好,才会有更多地要求和希望,才会看到她的缺点,才会批评,而距离远的人,完全没有必要。

走近中年,身体上、心态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怀疑自己接近暮年,变得越来越唠叨了。面对即将远行的你,当然要再唠叨一下,而这些零零散散的话,落到文字上说也许更合适。我希望你认真地看一看,对的地方,记在心里,坚持住,不对的地方,就一笑而过吧。

你们这一代人,或是这个年龄长在城里的人,回忆起童年,可能觉得快乐的时光太少,更多的是在家里做做游戏,看看电视,即使到外面去玩、去旅游,也时时刻刻处在家长关注的目光中。我说这个的意思就是你们没有在童年疯玩过。想想我小的时候,农村的天地无边无尽,完全没有人管,骑自行车、捏泥巴、滑冰车、淘小鱼、打水仗、挖树根,受欺负了就哇哇地哭,把别人打了就尽情地笑,无忧无虑。而你们中的很多人,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培训班,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分数论成败,十几年辛苦,一朝高考跃进“龙门”,整个人便松了。到了大学,没有了父母的监督,不再有压力,便想把童年失去的时光补回来,于是逃课、玩游戏,更有甚者沉湎于网络、毒品不能自拔。我想说的是,童年失去的东西,是无法弥补的,如果你想在大学把它补回来,迷失的将是你自己。

到了大学,眼界当然要宽一些,搞好学业、参加社团活动、同学旅游,都是有意义的,但还是要有一个主次,主要的是什么?当然还是学业。学业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简单地说,是你以后吃饭的本钱。学与不学是不一样的,对将来走入社会你自己能力的影响更是不一样的。

有了一种能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不至于对你的生存带来影响,亦或说你可以活得更好。你的学校不错,学的也是你喜欢的专业,我希望你把它重视起来。中文专业入门简单,能学好太难。

作为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学好功课之余,我想至少应该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尽可能地多读一点古今中外的经典,尤其是中国的经典。这些书籍历经千百年时间的检验而不灰飞烟灭,自有它们独到之处,对你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好处不必多言。读经典开始是枯燥的,但只要你制定计划、肯于坚持,把头开好,就能慢慢地钻进去,进而真正体会到读好书的乐趣。第二,要练笔。中文专业的学生,没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是说不过去的。提高写作能力,读是基础,写是关键。入学后,参加学院的文学社,既能扩大你的社交圈,又能结识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一些征文活动,投投稿,都是很有意义的。要把练笔培养成一种自觉能力,持之以恒,便会慢慢地提高。

你性格外向是优点,但外向的人往往比较浮躁,踏不下心来。对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细细的研究,你若能坚持,对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和以后走入社会都将大有帮助。要知道,不论是作老师、公务员还是公司职员,有一手好的文笔,对你都将大有裨益。现在条件好多了,重点大学更是不用说。

我上学的时候,学校阅览室就几十平米,那时晚自习往往搞些活动,我常常到台上谈感受,我说,就咱学校的那阅览室,不用说800名学生坐进去,就是把800双鞋平放在里面,也一定会有200双甩到外面。夏天午休时间长,教室会锁门,我们几个喜欢书法的同学就从学校活动室的后窗户翻进去(活动室平时也上锁)练习书法。晚自习常常是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上写东西,自己所见所闻、感悟,有时是构思好的散文等。两年的时间,大概有近二十本的样子。现在再翻翻那些东西,尽管都很可笑,但写作水平就是在那时一点点地提高的。

大学了,当然不会再过高三那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但我希望你入学学习一段时间后能订一个计划,不论是读书上、练笔,还是参加活动,那怕是用手机上网,列个表,或是在心里记下来,读书和练笔能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实在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坚持的,过后补回来。不要虎头蛇尾,一定要提醒自己从今天开始,先做好今天的事情,也不要向后看(向后看的时候还有那么多天,实在是一项苦差事)。这样坚持10天后,就会慢慢地形成习惯,习惯就成了自觉,就坚持下来了。

我常常想,什么是幸福?幸福一定是无忧无虑,是想什么有什么,是时时刻刻有人关爱,是温室里的花草吗?也许真的不是。没有经历过苦痛、挣扎、苦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比如现在,如果有人问你19年人生中记忆最深刻的是哪段时间,我想,你很可能回答是高三的时候,那种被压力追逐时的无奈,那种挑灯夜读到深夜的苦楚,那种被父母施压后的烦恼,那种高考战场上的紧迫,那种等待成绩时的焦灼,一定会成为你未来日子的宝贵财富。人生就是这样,当青春年华走过,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记忆中最深刻的,往往不是你获得过多少荣誉,赢得了多少尊重,享受了多少幸福,相反,倒是往日为理想奋斗的过程,那些遇到的挫折、受到的打击、承受的委屈,愈发使你的人格完善,虽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成为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不要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人奋斗了一辈子也远远达不到另一些人出生时即拥有的东西,出身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你拥有较强的实力,才能面对不期而至的挑战。实力是什么,我的理解,包括你个人的综合素质、你所在的平台、人脉,当然也包括财富等等。这个社会是一个讲究关系的社会,但是你要记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关系已越来越在规则的约束之内,这是好现象,是社会的进步,相信在你毕业的时候,这个社会还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就是一个人的能力与他的平台,他所拥有的东西越来越正相关,所以你要利用四年有大好时光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以学识和学习能力为大圆心,中间跨越心理素质、社会交往、情商等半径,圆心越大,半径越宽,你所画出的面积就越大。

现在很多人说,女孩子不要太辛苦,将来找个好的另一半,嫁对了,就很好了。我只是部分地认同这个观点,找个优秀的另一半,两人携手,乃至他为你遮风挡雨,这当然很好,但你应该记住,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靠不住,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即使是你的父母,也会有离开你的那一天,所以还是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吧。

平台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关键。211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你所在的中文专业在全国排名大概四十几位,也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你将结识很多同学、教授,学到许多人生经验,这对你以后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应该珍惜。211大学是一个好的平台,你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有好的表现,将来走入社会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诗云:人生不得行胸臆,纵活百岁犹为天。人生在世还是要活出一种状态,一种精神,这样,当我们抵达生命终点的时候,才不会觉得遗憾。你努力去做了,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就顺其自然吧。端正的态度是必需有的,只要你去做了,尽力了,成功与否就只能交给上天了。结果似乎比过程更重要,但很多的时候,你往往无法去左右结果,能决定的就只有自己是否努力了。一个人在学业中不求进取,过一天算一天,浑浑噩噩地混到毕业,拿个空的文凭,这是他的悲哀,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为追求名利,满足欲望而一味地去争去夺,依靠打击别人而抬高自己,这其实也是人生方向的错误。想透了这些,日子便不会再平平谈谈,因为人生的精彩便是过程的美丽。想透了这些,你才会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该面对的一切,从而付出积极的努力。

学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不要逃课。上大学,环境变了,约束松了,慢慢地,你的同学中肯定有宁可在宿舍睡觉也不愿去上课的现象存在。不要和她们比,我相信那个人永远不会是你。按时上课,认真听课,不仅对你有好处,也是尊重老师的一种表现。大学里,获得奖学金学生的比例至少在10%以上,努努力,得到它,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倒不是在乎钱的多少,至少那是你态度和能力的体现。用奖学金请同学们吃顿饭,同学们一定会很高兴,用它给父母买件小礼物,我肯定会激动地热泪盈眶。

有人说大学里应该谈一次恋爱。我基本赞同这个观点,在大二或大三的时候,恋爱一次,单纯的,不在乎最后结果的,对你心智的成熟是有帮助的,我给你的建议,第一,不要太早,不要在大一就开始,第二,作为女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如果有机会到学校或学院的学生会任职,对你也是个很好的锻炼,在那里,你会接触更多有组织能力的同学,向别人学习,通过组织各项活动,也可以接触更多的老师,多一些课堂外和他们接触的机会,获得更多的信息。通俗地讲,大学是个小社会,也是个小圈子,这个圈子里面,同学之间是一个圈子,老师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都是,你如果在学生会,就进入了一个能融合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圈子,对你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与人交往,在小事小节上不要斤斤计较,在乎小事,议论小事也许是女人的通病,能改的要改一改,有时别人说一句话,办一件事,你不认同,或是对你有小的影响,也不要当时就纠正过来,让时间说话,慢慢地事实自有真像。不要对别人品头论足,也不要对一个人说另一个人的不好,即使对方是你认为的知己,也要注意。

不论是对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在一个集体中,有些人是有能力的,但他们在份内、份外工作上分得很清。领导分配任务,份内的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份外的工作则能推就推,能托就托,长此以往,领导不是认为你能力不足,就是认为你缺少担当,几件事情干不好,下次就不会给你分配任务了,慢慢地就会被边缘化。而另一些人,工作态度则非常积极,不懂就向别人请教,开始也会犯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时间长了,就会干得很漂亮,能力越来越强,在同事们的心目中当就会越来越有位置,就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人不会不失误,承担的任务越多,责任越重,失误的概率越大,只有不干事的人才永远不会出错。一个人,一个单位,干不干事,干多少事,有多大担当,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都会有一个公正评价。大学里面的各个学院是一个小的社会,学生会、团委等部门也是,只是这里面要比社会上简单一些,对你未来走入社会、适应社会帮助是很大的。学校里的有意义的活动,能参与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作组织者的一份子,甚至能指挥一些同学组织一项活动,对你的帮助更大。

几年前,我们单位开展过一次读书活动,书的内容描述的是一个在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麦金莱必须立即与古巴岛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的故事。

故事中的英雄,那个送信的人,也就是安德鲁·罗文,美国陆军一位年轻的中尉。当时正值美西战争(18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发生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爆发。美国总统麦金莱(美国第25任总统(1897-1901在职))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

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罗文中尉立刻出发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陆古巴岛,古巴的爱国者们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那次冒险经历,用他自己谦虚的话来说,只受到了几名敌人的包围,然后设法从中逃出来并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整个过程中自然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与个人的努力相关联,但是,在这位年轻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务的心中,却有着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表彰他所做的贡献,美国陆军司令为他颁发了奖章,并且高度称赞他说,“我要把这个成绩看作是军事战争史上最具冒险性和最勇敢的事迹”。

书中所体现的要义就是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忠诚、责任与执行力。

忠诚属于德的范畴。现在在选拔干部中强调的德才兼备,其第一要义即是忠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作者哈伯德说:“如果说智慧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忠诚者不谈条件,不讲回报,他们把忠诚看作一种责任,一种操守、一种人生最重要的品质。”你可能会问,军人是忠诚和服从的代名词,作为一名军人,去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这不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吗?然而我们却不曾想过,为什么上级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罗文而不是其他的人,为什么罗文能够如此出色地完成任务?可见,罗文比其他人更优秀。这种优秀的品质首先就是忠诚,对自己所在组织的忠诚,对自己身份的忠诚。

就如你是一个学生,要维护自己所在学校、班级的利益一样,同理,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讲忠诚,第一要义是要抓好学习,即完成好自己的本职任务。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上了大学的学生,自以为十二年寒窗苦读,到大学可以放松了,于是课上睡觉成了“家常便饭”,逃课习以为常,挂科屡见不鲜,把上网聊天当成消磨时间的唯一“工作”,把谈恋爱当成四年的主业,整天浑浑噩噩,找不着方向和感觉,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学生身份,与父母联系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钱,假期就是约上同学天南海北去旅游,美其名曰“开眼界”,花着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完全不知道节约,直到毕业前参加了几次招聘会,屡屡被拒,才知道四年的时间根本没学到什么,得到的只是一张没有任何含金量的文凭,只有回到故乡让父母帮忙解决工作的问题,解决不了就只能“啃老”。

责任感是你走向成功的基石。几年前,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一面墙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美国有个叫沃尔顿的青年收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由于经济上的窘迫,他决定利用假期时间作一名油漆工去筹集学费。

沃尔顿接到一笔为一栋大房子刷油漆的业务,主人愿意支付很高的报酬。在即将完工的日子,他为拆下来的一扇门刷完最后一遍油漆,把门支起来晾干。做完这一切,沃尔顿准备停下来歇歇,谁知自己被脚下的砖头拌了一下,碰到了门板,门板撞到墙上,刚刚刷好的墙出现了红色油漆的痕迹。沃尔顿立即着手“修补”,后来他发现修补的地方看上去与原来色调不一致,于是他决定把那面墙重新刷一遍。第二天,他发现新刷的这面墙与相邻的墙壁色调又不相协调,沃尔顿叹了口气,决定再买涂料,把所有的墙壁都重新刷一遍。就在他买回涂料准备开工的时候,房屋的主人来了。沃尔顿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诚恳地向主人道歉,主人非常感动。作为对他的奖励,主人决定资助他读完大学。

后来,沃尔顿顺利修完学业,毕业后娶了房屋主人的女儿为妻,并顺利进入主人公司工作。十年后,沃尔顿成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这位房屋的主人叫迈克尔,沃尔顿的这家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世界零售业巨头即现在的沃尔玛公司。

沃尔顿与罗文一样,他们都是敢于面对责任的人。你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先要作一个敢于担当,敢于面对挑战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不会让你妥协。你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出色地完成任务,而过程中的困难,在你眼中不过是沿途的风景。

面对学习任务,一些人习惯了这样问自己:这些东西有用吗?以后工作中能用得到吗?我早就应该去外面放松一下了吧?无所谓和抵触情绪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执行力,亦或使结果事倍功半。

晚清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大的人。早年的曾国藩内心浮躁。恩师唐鉴让他练习静坐,他立即行动,坚持了一生。唐鉴的学生倭仁建议他敢于直面人生,做好日记,在日记里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他一写就是整整三十年,中途只因为重病间断三十天,直到临死前一天还在坚持。《曾国藩家书》中记载着他的一句话:但将全付精力付诸一事,未有不成;凡全付精力专注一事,终生必有成就。”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前半生办团练,剿灭了太平军,后半生致力于推动洋务运动发展,在他的努力下,开启了同治中兴的新局面。

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语言,而在于行动;一个集体的强大不在于门面,而在于团结。执行力,是一种能贯穿上下,通达左右的力量。执行力不是仅体现一次、两次,而是应贯穿始终,并成为一种习惯保持下来。忠诚、责任、执行三者互相影响,忠诚、责任是态度,执行则是行动,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过程和结果。罗文,一百多年前美国的一个普通中尉,与你的距离并不遥远,只要付出努力,他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够做到。

到了一个新的集体,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个人卫生,不要在宿舍到处乱扔东西,这是基本的常识,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到大学了,你也成为成年人了,这一点要引起注意。要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把宿舍收拾地井井有条,把个人卫生搞好,该洗的衣服要自己洗,宿舍有洗衣机,自己动一动手,逐渐养成自立的好习惯。

到大二大三的时候,我建议你的学校招聘会上去看看,提前体验一下就业的压力,也给自己一些学习上的压力。还是那句话,在大学,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了,但也决不是没有压力,四年的大好时光,能做很多事情,总之就是希望你四年后,学习能力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能够学有所成;学会自立,学会独立思考,交一些对自己有正面影响的朋友,增长见识和才干。

19年,你几乎是你母亲的全部,自你出生的那一天起,她就没有一天放松过对你的爱护、照顾甚至溺爱,这是你的幸运,享受过充分母爱的孩子性格上是健全的,我不知你是否在内心会感恩于她,现在你们还有很好的交流。我不知道你走后,她会怎样,我想你应该多和她交流,不要等到缺钱时才想起她。现在她说定期要去看你,她如果要去,你应该抽出时间陪陪她。由于从小生长环境不同,我对你的照顾很不够,按现在的标准讲,是不合格的,也许我们是两个极端吧。工作之余,我会把原来扔掉的爱好重新收拾起来,让自己充实起来,这一点你不必担心。

手机很重要,能办很多事情。但我要说的是,它不应该在你的生活中占那么高的比例,该办的事情办完了,比如交电话费,比如和朋友聊天,就把手机放下吧,拿着它,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浏览网页,看娱乐信息。对于手机,我想说的就是要带着目的性去用它,用完了,坚决地放下去做该做的事情。你应该做很多事情,哪怕和同学们一起聊聊天,去图书馆坐一会,去操场锻炼一下,都是很有意义 的,那些明星、娱乐信息充其量只是饭后谈资,没有任何意义。你应该记住,人其实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克制自己的人慢慢地就能战胜自我,成就自我。暑假的时候,手机在你的生活中占了很大部分,我知道这是高考后的放松,但千万不要把这种习惯带到大学去,能够放下手机,能管住自己吗?我希望是这样。

设想几十年后,我和你的母亲都已老去。某年的某一天,你来看我们,一个有着微风的午后,我拄着拐杖,颤抖着手打开房门,早已浑浊的双眼和失忆竟无法认出你是谁,那一刻,阳光正好,风吹动着我稀疏的白发。

不说伤感的事情了,我亲爱的女儿,收拾好行囊出发吧,美好的未来在等你。

你的父亲

2016年8月22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