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毛主席一生留下了许多经典语录,创作了不少雄伟诗词。这些诗词、金句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其撼天动地的气势。其实,除了诗词,毛主席一生中也写下了不少对联,每一副佳作都彰显着毛主席深厚的文学底蕴。

今天为大家带来毛主席青年时期3个巧对楹联的故事,带大家一起感受伟人不凡的人格魅力。

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一、借书巧对萧三

1909年,毛主席成功考入了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读书。当时,东山高等学堂在长沙十分出名,是地主豪绅培养子弟的地方,这里的学生个个非富即贵。

因此,土布短衫,芝麻草鞋装扮的毛主席自然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冷眼和嘲笑。直到多年后,毛主席对这段上学经历依旧记忆深刻。他回忆说:“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绰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

让毛主席成功交到朋友的,除了卓越的成绩,更有毛主席谦逊的态度与不俗的才情。

1910年秋天,毛主席得知同学萧三有本《世界英雄豪杰传》。这本书专写华盛顿林肯、拿破仑等名人事迹,毛主席十分感兴趣,就前往借阅。萧三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说出了自己的借书要求: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对不出对联者不借。

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毛主席听后微笑回答:“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学,但阅书心切,还请仁兄快出上联。”

萧三脱口而出:“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

这是一个经典的拆字对联,上句中的“目”和“贵”,刚好可以组成下句中的“瞆”字,而瞆眼是瞎子或眼睛有毛病的意思。萧三的意思是你眼睛有问题,不能识别真正的英雄。

毛主席却不恼,略加思考后对出了下联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与萧三的无礼讽刺不同,毛主席温和劝谏萧三读书要广交好友,不能闭门造车,言外之意自己就是那名才子,贵人。

萧三一听也觉得自己刚才太过无礼,原来瞆眼的不是毛泽东,而是自己。

于是赶紧把书借给了毛主席,两人从此结为了莫逆之交。

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二、游学巧对夏默安

1917年夏天,毛主席与同学萧子升安化游学时,曾两次求见该县劝学所所长夏默安先生。但前两次都被夏默安拒之门外了,两人锲而不舍,学习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再一次登门拜访。夏默安不好再拒绝,就将两人请进书房。

为了试探两人的学识与诚意,他专门写下一句上联放在了桌上,只见桌上写着:“绿杨树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这是夏默安的“雅骂”之语,是在讽刺二人借着游学的名义在攀高枝,太过聒噪,扰人心烦。

毛主席看后微微一笑,在纸上写出了下联:“春草池塘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没想到的是,夏默安看完下联态度马上转变,一改倨傲姿态,转而以礼相待,临别时还赠送了二人不少钱财。

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其实毛主席的下联不仅对仗工整,精巧谐趣,还借用了《晋书·惠帝记》中的一个典故。

晋惠帝司马衷到皇家园林去游玩,听见了青蛙的叫声,于是便问身边这些随从,说青蛙叫到底是为公还是为私?“此鸣者为官乎?私乎?”随从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就回答说:在皇宫叫就为公,在外面叫就为私。

晋惠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毛主席借这个典故是想表达当下政局动荡不安,他们二人如此奔走游学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是为了民族未来。

夏默安从下联不仅看出了毛主席深厚的文学底蕴,更是看到了一颗鲜活滚烫的爱国之心。于是他热情接待了毛主席二人,临别时还赠送了8块大洋,以表惜才之情。

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三、长征路上巧对老者

1934年12月1日下午,红军在湖南湘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悲惨的一战,从最初的8万人到三万余兵,经过浴血奋战,红军以极其惨烈的牺牲突破了蒋介石的第四道防线,继续开始了长征之路。

某天下午,红军途中休息的时候,一位老人走到了红军面前。他看到王稼祥、张闻天不俗的气质,猜想到二人肯定是读书人,于是给他们出了一副对联:“天当棋盘星做子,谁敢对弈?”

两人一时答不上来,于是说:“老先生,我们对不上来,但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很有古文功底,等他回来给你对一下。”

不久,毛主席办事回来后,看到了老人。王稼祥二人说了事情经过,毛主席思考片刻,脱口而出:地做琵琶路为弦,我来弹琴!

老人听完后,连连称赞。

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这是一副气象雄浑的对联。上联以天为题,下联以地相对。老人以“谁敢对弈”提出设问,毛主席以“我来弹琴”霸气回答,一出一对,一问一答,上下联天衣无缝,有气吞山河之势,彰显了毛主席的机智、胆略、气魄与文采,让人不得不叹服!

此外,下联还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他明白自己脚下的“琵琶”有多么广大,他清楚“琴弦”有多长,但不论前路有多长,他始终相信,自己会引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1936年10月,红军完成了长征壮举。

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地为琴,毛主席终于完成了他改天换地的伟大壮举。

一代伟人毛主席,气魄撼天动地,楹联气吞山河,伟大思想永远引领人民前进。

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