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规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力争在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一、当前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围绕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布局和XX市聚力“三新”产业、打造“三都五基地”等安排部署,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推动“一园三区”集聚成势,加快构建“两新两特两区六镇”现代产业体系,全县新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县现有工业企业XX家,规上工业企业XX家,2023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XX亿元,工业增加值XX亿元。
(一)新食品产业。主要布局在XX工业园区XX片区,20XX年获评全国“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和自治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加快“XX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完成规上工业产值XX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XX%。在XXX、XXX、XXX等一批日趋成熟的科技型、成长型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新食品企业XX家,规上企业XX家,2024年计划培育XX、XXX现代等3家企业升规入库,正在实施XXX技术改造等项目,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动新食品产业成为我县的金字招牌。
(二)新材料产业。主要布局在XXXX工业园区暖泉片区,20XX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XX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XX%。近年来,我县新型材料产业发展重心逐步由传统建材向高技术材料转型升级,目前新材料企业XX家,规上企业XX家,2024年计划培育XX、XX等2家企业升规入库,正在实施XXX新材料中试车间生产线项目,重点依托XX、XX、XXX等重点企业及氮化铝、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铝电子陶瓷材料等高技术产品,打造新型陶瓷基地,服务全市“中国新硅都”大局。
(三)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在XXXX工业园区暖泉片区布局,2023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XX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0.5%。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创新成果激励、支持研发平台建设、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等措施,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育泰益欣、恒康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康泰隆、庆丰丰达等中小企业提质升级,目前生物医药企业8家,规上企业4家,2024年计划培育凤仪堂生物、康杨中药饮片等2家企业升规入库,正在实施年产380万吨液体肥料项目,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
(四)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产业。全县装备制造产业以凯晨电气、远大中联、融神威仪表等龙头企业为代表,2023年度,装备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2%,“十四五”期间,共谋划储备装备制造业项目4个,计划完成总投资3.4亿元。抢抓“双碳”战略下新能源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国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建设,抓好中核XX县金贵100MW/200MWh储能项目、XX如意33.53MW屋顶光伏项目等9个新能源项目实施,促进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厚植生态底色,预计到2024年底,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将由目前的59.03兆瓦提升到100兆瓦以上。数字信息产业以电信、移动、联通、广电信息传输服务为主体,以XX立思辰银山教育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信息软件服务为辅助。通过深化“互联网+智能制造”发展,不断鼓励市场主体“上云用数赋智”,持续推进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四大运营商业务扩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保持在10%以上,对三产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超过8%,成为拉动服务业乃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稳增长的重要增长点。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受阻。产业向下游延链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暖泉片区未被确定为化工园区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导致化工工艺类项目引进受限,企业无法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泰益欣、恒康科技等生物医药企业扩产提效受阻,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二是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不足。2021年以来全县企业效益平稳向好,但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现状还未全面改观,导致企业持续加大R&D投入的积极性不高,重点产业科技研发投入偏低、企业研发能力不强,承担自治区、XX市重大、重点研发项目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单一,技术创新人才不足。三是企业订单下滑较为严重。受市场持续低迷、出口交易量下跌、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1-4月,我县80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但销售产值同比下降5.5%,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0.5%,呈现较大幅下降态势,产销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6%。四是重点产业支撑力度不够。20XX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行情低迷影响,建材类企业产值持续下滑,近年来,虽然培育了北瓷、北方高科等产值增长型企业,但是此类企业目前数量较少,成长度不够,产值占比不到新材料产业板块的10%。清洁能源产业、装备制造存在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过少,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产业发展不理想,虽然企业数量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的20%,但产值仅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7%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着力强化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科创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作用,高水平建设碳化硅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从43家提高到52家,力争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0%。深化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东海水产研究所、清华大学、XX大学产学研合作,推动XX山研究院半导体晶体及陶瓷中试基地落地XX,打造新型陶瓷材料产业高地。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开展百企科技展翅行动、规上工业企业提升行动,力争2024年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家,培育高质量科技型企业40家、高成长创新型企业15家和新型工业化示范企业10家。
二是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创新。加快“两重”项目包装谋划,聚焦国家战略部署,对照七个方向申报要求,紧密结合“五个示范县”建设推进实际,系统谋划报送项目1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