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成效通报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5年全市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成效通报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自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市农业农村局在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的情况,以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汇报如下。
    一、整改整治和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
    (一)聚焦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础。一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常德市作为农业大市,粮食生产始终是重中之重。我们通过落实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加强耕地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了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今年,全市早稻种植面积达到*万亩,较去年有所增加,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西洞庭管理区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有效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今年1.6万亩早稻喜获丰收,广袤的大地处处呈现出丰收的喜悦。稻浪中,几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金黄饱满的稻穗被快速卷入机器,粉碎的秸秆直接还田成了下一季轮作的肥料,既实现了粮食增产,又做到了绿色环保。二是提升耕地质量。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通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完善灌溉排水设施等措施,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汉寿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针对当地地势低洼、易涝的特点,修建了完善的排水系统,同时配套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以上,不仅解决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涝问题,还为农业机械化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水稻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石门县依托当地的柑橘产业,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柑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柑橘品种改良、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有效提升了柑橘的品质和产量,促进了柑橘产业的发展。
    (二)助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如汉寿甲鱼、石门柑橘、临澧油茶等。汉寿县甲鱼产业历经半个世纪的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了从孵化、养殖到加工、营销的全链条。2024年,全县甲鱼养殖面积18.2万亩,年产值达100亿元,有甲鱼养殖户3800多户,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37个,从业人员6万人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石门县是湖南省柑橘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全县现有柑橘面积45万亩,60%农村人口以橘为业,从业人员近30万,2024年柑橘鲜果销售收入预计突破12.5亿元,综合销售收入突破18.5亿元,柑橘产业已成为石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如金健米业作为我市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发出一系列优质大米、食用油等产品,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订单,保障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三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家,年接待游客*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亿元。桃源县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了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如乌云界生态旅游区、热市云顶温泉度假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周边农村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立了完善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培育了一批农村电商人才,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澧县通过电商平台,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葡萄、西瓜等销售到全国各地,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一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累计改造农村户厕*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建立了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改厕质量和效果。如鼎城区在农村改厕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整村推进的原则,采用“三格式”“四格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模式,同时配套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实现了厕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加强对改厕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改厕工程质量,让农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二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垃圾分类意识。如武陵区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引导农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同时,建立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对分类较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了农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三是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如安乡县针对当地水网密布的特点,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技术,建设了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处理了农村生活污水,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发挥实效。
    (四)强化农业执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家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起,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如在春耕时节,常德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武陵大队执法人员深入农资经营门店,利用“农业执法通”App扫描除草剂等包装上的二维码,仔细比对系统数据,核查产品真伪,并对农资产品的进货渠道、生产日期、包装标识等关键信息进行抽检,确保了农资质量安全,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质量检测。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测农产品*批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以上。如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不断加强检测能力建设,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测人员,定期对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了市民的餐桌安全。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管理。目前,全市已有*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管理,实现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如桃源县的一些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查询到农产品的产地、种植过程、施肥用药情况、检测报告等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针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指导。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期,培训农民*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万份。如在水稻种植关键时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水稻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现场讲解水稻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等知识,手把手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受到了农民的广泛好评。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公里,维修加固农村水利设施*处,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如石门县通过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将一些狭窄、破损的农村公路拓宽、硬化,方便了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同时,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维修加固了一批水库、山塘、渠道等水利设施,提高了农田灌溉保障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三是落实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惠农政策,如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亿元,惠及农户*万户。如武陵区在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过程中,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规范操作流程,通过“一站式”服务,让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补贴政策。同时,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提高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市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地方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后续管护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已建成的设施设备运行管理不到位,影响了整治效果的巩固和提升。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务艰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等问题仍然存在,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
    (四)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挑战。受市场因素、自然灾害等影响,农民持续增收面临一定压力。一些地方农村产业发展还不够充分,农民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长乏力。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转移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扎实推进整改整治工作,持续为群众办实事,努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思想引领,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通起来。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