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和对广大教师的深切关怀,隆重召开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教师节专题片,几位教师代表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我市人民教师的良好风貌。会议还对《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全市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召开此次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和XX省关于教育工作的最新部署,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擘画XX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为XX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把握教育新方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城市发展的基石来抓,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一批新建、改扩建的学校投入使用,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更趋均衡;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持续加强,教师待遇和地位稳步提升,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我们的教育质量稳步攀升,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考、中考成绩连年取得新突破,在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活动中也屡获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XX市的教育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宏观政策看,《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对教育的战略定位、发展理念、改革路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对标对表,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从区域发展看,XX市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从内部因素看,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日益增长,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供给不足、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系统性,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和谋划XX的教育未来。
    二、铸魂育人,固本培元,在落实根本任务中彰显教育新担当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导向,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一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深入挖掘XX地区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思政课程和实践基地,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二要走实全面发展之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抓好智育、夯实学业基础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率和肥胖率。要加强美育熏陶,通过艺术课程、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实践中懂得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要健全协同育人体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加快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线上沟通等多种渠道,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缓解家庭的教育焦虑。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对网络游戏、不良信息等的监管,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清朗的成长空间。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青少年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
    三、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在构建高质量体系中开创教育新局面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关键动力在创新。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提升我市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要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要深入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迅速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稳步消除“大班额”现象,有序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学龄人口波动。要大力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公办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要顺应数字时代潮流,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评价和管理,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惠及更多学生。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紧密对接我市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XX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支持市域内高等教育机构内涵式发展,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评价体系。要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对学校的评价,要突出办学特色和育人实效;对教师的评价,要突出教书育人的业绩和贡献;对学生的评价,要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要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模式,为不同禀赋和潜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四要坚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安全是教育发展最基本的底线。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压实各方责任,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要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校舍、消防、食品、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师,建立健全预警、干预、转介机制。要加强法治副校长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严厉打击涉校涉生违法犯罪行为,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强师兴教,德能并举,在锻造过硬队伍中注入教育新动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努力让XX市的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优秀引路人。
一要筑牢师德师风之魂。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要对师德失范行为坚持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