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三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三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听取了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的工作汇报和“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XX街道、XX局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了现场述法。这些汇报和述法,既总结了成绩,也查摆了问题,更明确了方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体推进法治XX、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是思想引领更加有力,法治航向更加坚定。我们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区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内容的学习领会,确保了法治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显著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筑牢。
    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提速增效,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我们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正如区政府法治工作年度报告所通报的,我们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全区行政执法案件信息线上公示率达到98%以上。特别是在涉企执法方面,我们持续规范检查行为,有效解决了检查频次过多、标准不一等问题。区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其年度报告显示,不仅案件办结率和公示率实现双提升,罚没款项达到X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签订19份行政执法责任书等形式,将执法责任与岗位责任紧密捆绑,推动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同时,我们还扎实推进“法治账图”工作,对全区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系统性清理,确保了政令畅通和依法行政。
    三是公正司法防线持续筑牢,司法公信力更加彰显。全区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规范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全区的司法质效稳步提升。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区法院诉前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了8个百分点,检察机关在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还积极探索建立了府院检三方联动机制,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形成了强大合力,有效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是法治社会根基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更加有效。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在这方面,我区涌现出不少创新模式和典型案例。比如,我们创新推行的“一案一员制”调解模式和“小组预警—村镇介入—部门联动”三级响应机制,成功化解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复杂纠纷。我们与XX市XX区公安机关启动的“X”计划,共同打造的“乡情警务”品牌,已经成为跨区域警务协作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响亮名片,有效服务和保障了超过数万名在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在科技赋能治理方面,我们建成了多个智慧安防小区,整合“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等资源,构建起全时空、全覆盖的社会安全监测网络,使得基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同时,“八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全区建成了122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深入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专项行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普遍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对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我区的法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部分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仍有待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仍有优化的空间;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风险点不容忽视。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全面依法治区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XX大报告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凸显了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当前,我们正处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异常繁重,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增多。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就越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是服务中心大局的必然要求。当前,全区正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用法治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保护其合法权益,稳定其发展预期,才能真正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随着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易发多发。我们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化解矛盾、协调关系、规范行为,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刚才听取的“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汇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需要。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就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提升依法治区工作质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做好新时代的依法治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住关键、精准发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要聚焦服务发展大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要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一刀切”执法等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要深化区域法治协作,特别是要以XX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深化与XX市XX区等毗邻地区的法治合作,积极探索在市场准入、监管执法、司法协作等方面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力争在年内共同推出10项以上法治协同创新举措,共同打造区域法治高地。
二要聚焦依法科学决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要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要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确保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合同的合法性审查率达到100%。要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队伍,下沉执法力量,推动执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