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2025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镇2025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市关于乡村全面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最新决策部署,全面复盘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与不足,精准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就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同志通报了近期工作的评估情况,相关村(社区)也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既有成绩总结,也有问题剖析,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成绩,正视问题,在客观总结中坚定前行方向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这一头号工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关键突破口和基础性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整体态势向好。
    首先,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为城乡面貌的根本性改善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稳步推进,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土地809.2亩,顺利完成“必达”任务的135%。目前已推进“工改”项目18个,其中正式动工的建设项目达到6个,预计总投资超过10亿元,同时还推进了61个“自改”项目报建。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更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一个直观的体现是,在2024年,我镇的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率在全市排名高居第一这充分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相得益彰。
    其次,乡村的“颜值”更具魅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视觉变化。镇里建立并严格执行了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估通报制度,通过定期评估,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7月份的评估中,*社区和*社区因整体环境面貌维护成效显著而登上“红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例如,*社区的年度50户农房风貌改造任务已基本完成,一个色彩协调、风格统一的农房风貌片区已然初具雏形。*社区也将*、*约32户农房的改造,深度融入社区“三街七巷”的核心游览路线整体风貌规划中,力求打造协调美观的街区景观,为发展乡村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25年1月的数据显示,全镇已有495栋农房和94处闲置宅基地得到美化提升,完成率接近80%,群众的居住体验和乡村的整体形象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再次,治理的效能更显扎实。面对今年严峻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形势,镇里迅速反应,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展现了强大的应急动员和协同作战能力。通过深化“村庄清洁日”活动,依托“镇统筹、村落实、驻村组参与”的机制,对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积水容器进行地毯式清理,真正做到了“翻盆倒罐清积水”,从源头上铲除蚊虫滋生环境。同时,强化了对农村公厕、污水管道等重点区域的药物消杀,并创新性地邀请专业合作社,运用无人机对公共区域实施高效精准的药剂喷施,覆盖面积超100亩,有效控制了成蚊密度。自今年1月以来,所有村(社区)均被纳入布雷图指数动态监测范围,已累计开展19次监测,覆盖970户居民为科学防控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这种平战结合的治理模式,不仅筑牢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也全面检验和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从刚才的通报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社区和*社区因环境问题点位整改进度滞后被列入“黑榜”,这敲响了警钟。这背后反映出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温差。部分干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一阵风”思想,工作时紧时松,缺乏钉钉子精神。二是工作标准存在落差。有的地方满足于“扫干净、摆整齐”的初级阶段,对标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经验,在风貌管控、内涵提升、文化植入等方面思考不深、行动不快。三是责任落实存在偏差。“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在个别单位和个人身上依然存在。一些干部习惯于当“二传手”,深入一线、实地解决问题的劲头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四是长效机制存在差距。重整治、轻管护的问题依然突出,常态化、制度化的管护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一些问题点位出现反弹回潮现象。五是资金监管存在风险。市里近期专门就乡村振兴资金监管作出专项整治部署,这说明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是高压线、底线,必须时刻绷紧这根弦。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在对标看齐中强化使命担当
    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既是具体的业务工作,更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胸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这项工作。
    第一,这是贯彻上级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乡村发展和人居环境问题。从2018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到当前正在执行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再到2024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特别是“千万工程”经验,其核心要义就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由表及里、由点及面,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我们推进“百千万工程”,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就是要把中央的宏伟蓝图和省市的工作部署,转化为*镇大地的生动实践,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
    第二,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内在要求。“百千万工程”的核心目标是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本身就是最稀缺的资源、最核心的竞争力。一个脏乱差的乡村,不可能吸引优质资本,也留不住优秀人才。反之,一个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则是投资兴业的沃土、安居乐业的家园。我们推进的“工改”项目,整备出超1800亩的低效工业用地,新建了超22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招商签约投资总额突破22亿元,这些成果需要有优质的城乡环境来承载和匹配。可以说,农村人居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就是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清障铺路、固本强基。
    第三,这是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干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整洁的村庄、有序的乡风,这些已经成为衡量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尺。我们的工作好不好,最终要看群众的笑脸多不多,群众的满意度高不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好、建设好、管护好,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既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时节,抓好环境卫生、清除病媒孳生地,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防控登革热等传染病,这是对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直接、最现实的守护,是一条必须牢牢守住的民生底线。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在真抓实干中开创崭新局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镇上下必须拿出攻坚克难的锐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一要坚持系统治理,在全域提升上展现新作为。必须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零敲碎打模式,树立全域整治、系统提升的理念。在农房风貌管控上要再提速。要加快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改造提升任务。要坚持规划引领,在保持乡土气息、尊重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做好整体设计,做到“一村一品”,避免“千村一面”,真正打造出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在基础设施短板上要再发力。污水、垃圾、厕所是人居环境的“三大革命”,也是最硬的骨头。要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力争年底前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并同步建立完善的运维管护机制。要优化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高处理效率。要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确保农村公厕干净、卫生、无异味。在村庄“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