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向上成长青年干部的基层实践与思考
一、增强纪律意识
筑牢思想防线信访工作直面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必须具备高度的纪律意识。
(一)严守政治纪律。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贴近民心、完善治理的“连心桥”,在接待群众和处理信访问题时,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精准传达政策声音,秉持为民服务精神,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日常工作需以“严、真、细、实、快”为标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确保参谋辅政、协调推进、服务保障等各项职能发挥到位。
(二)遵守工作纪律。信访工作直面群众急难愁盼,容不得半点懈怠和敷衍。我时常告诫自己:一个数字的错漏、一份文件的延误、一次来访接待的处理失当,都可能点燃群众的不满情绪,甚至引发次生矛盾,必须严谨细致深入。严守时限要求、规范业务流程等这些看似平凡的纪律要求,恰恰是信访工作公信力和专业度的根基所在。
(三)强化廉洁纪律。信访干部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处理信访事项必须坚持“依法、规范、公正、高效”原则,以铁的纪律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信访工作公正透明、取信于民。
二、规划个人成长路径
提升综合素质信访工作的职业发展犹如登山,需要政策法规的“装备”、群众工作的“体能”和矛盾调处的“技巧”三者兼备。
(一)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信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另一方面,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熟练运用信访业务操作规程才能高效沟通协作。
(二)注重实践,积累经验。积极投身到工作实践,深耕领域,学会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运用有解思维来解决难点、堵点问题。要不断打磨接访技能,掌握“三听四问”工作法,即倾听诉求、听出重点、听明隐情;问清事实、问准诉求、问明证据、问透背景。同时,注重培养核心能力,学会在工作中总结、提炼、全面审视的本领。
(三)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主动承担责任,敢于直面难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群众诉求。运用好“五步调解法”,即情绪安抚、事实认定、利益分析、方案协商、履行监督。用心用情来做信访工作,把个人的成长与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踔厉奋发正当时,笃行不怠勇争先。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地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强化行动上的自觉,持续增强纪律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准格尔旗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八项规定为“犁”深耕基层沃土
一、八项规定铸“犁铧”深耕纪律扎“根须”
(一)“一以贯之”,精准把握精神内涵学习是增强纪律意识的基础。通过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我明确了什么行为严令禁止,什么行为时刻需要警惕。就比如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中央对违规公款吃喝、超标准接待等不良风气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通报的两起典型案例严肃查处惩戒。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不是口号,而是青年干部必须系紧的“安全带”,面对违规吃喝等突出问题,我们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我们划定的行为红线,用“过紧日子”的常态筑牢防线。
(二)“一心为民”,于细微处践行要求中央八项规定从精简文件会议、规范公务接待等细微处破题,聚焦“小事”但撬动着“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普遍受人关注,言行无小事。要使自己的影响始终是正向的、自己的形象始终是良好的,就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对自己苛刻一点”。乡镇工作更是如此,从产业发展到民生保障,从环境整治到矛盾调解,事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若基层干部作风不好,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就会让政策落地“空转”,让群众寒心。所以,作为基层干部更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作风“标尺”,不断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三)“一丝不苟”,坚决摒弃“看戏”心理内外监督并行,强化纪律意识。我深知,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主动接受党组织、同事和社会的监督,在工作中,积极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在纪律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努力时刻保持清醒,“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二、铁纪护航拓“阡陌”
精绘航程长“新苗”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纪律约束,也是每个人干事创业的指引,以纪律为坚实保障,推动自身全面发展,确保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
(一)以纪为舵,把准人生航向价值观如同压舱石,唯有分量足够,人生之舟才不至偏航。八项规定以“真实”与“清白”为铁律,也为我划出做人做事的底线刻度,做好言行如一、表里澄澈。在实际工作中,无论面对投机取巧的“便利关”、敷衍塞责的“懒惰关”、请客送礼的“人情关”,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醒,坚决不碰红线、不越底线,以“真实”为镜,以“真实”之心待民,以“真实”之行履职,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口碑,筑牢民心这道牢不可破的“堤坝”,让基层治理在清风正气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二)以纪锻能,提升实干硬功初到基层时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如何将政策文件中的“硬要求”转化为工作中的“真本领”?后来在与同事的相处中学习观察,明白答案就是“实干”二字。八项规定着力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沉疴,其根本目的也是在推动“务实”作风的回归。这意味着写材料要不止于堆砌辞藻,更要花时间精力调查研究,让文字传递真实;防火巡汛不是“打卡即走”,需用脚步丈量责任,筑牢山林农田安全屏障;防返贫监测不摆花架子,要精准识别风险、动态跟踪帮扶,为脆弱家庭织密保障网。“实干”就是让每一次政策落地、每一件为民实事都结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果实,让写在文件上的好政策,真正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烟火气。
(三)以纪为镜,擦亮“青廉”底色中央八项规定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写进了青年干部的“成长说明书”,也刻进了廉洁自律的“高压线”。反面案例一再证明:蜕化变质往往始于一顿饭、一杯酒的失守,终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塌方。因此。工作上,我要甘当“最小螺丝钉”,不攀比待遇,多算事业账、少算个人账,靠实绩立身、靠团结成事;生活里,常照“X光”自检,把寂寞当“磨刀石”,把清贫当“净化器”,让“围猎”无缝可钻;内心中,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航标灯,把作风的“清”转化为群众的“亲”,把自律的“严”升华为组织的“信”。
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要以八项规定为“犁”深耕基层沃土,要仰望星空胸怀“国之大者”,更要脚踏实地办好“民之小事”,用“踏实”的脚步丈量民情,用“务实”的汗水浇灌实绩,用“真实”的品格涵养正气,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绘就基层成长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年轻的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此次开展学习教育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的再深化,是破解“四风”顽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再动员,更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的再赋能。当前,全旗深入推进“518”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转型、重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深化、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叠加交织,各项事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关键阶段。这既是摆在年轻干部面前的现实挑战,更是施展才干、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事业发展需要“硬核”担当者。青年干部作为改革攻坚的生力军,唯有练就堪当重任的宽肩膀、锻造百炼成钢的真本领,同时以铁的纪律筑牢防腐拒变的铜墙铁壁,才能在攻坚克难中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诱惑考验前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缺少专业素养的“花架子”难以挑起发展重担,纪律松弛的“宽松软”必将导致廉洁堤坝溃于蚁穴。唯有本领与规矩双轮驱动,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乡镇工作繁杂琐碎,在征地拆迁、产业帮扶等利益攸关的事务中,面对任何“走捷径”“通关系”的诉求,都要坚决说“不”,并耐心讲清政策规定与纪律红线。唯有始终坚守纪律底线,秉持公平公正原则,才能保证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保护干部清正廉洁,做到行得端、坐得正,在群众面前立得住、说得响。
躬身力行:在基层实践中锤炼过硬作风本领
从我个人来说,从机关到乡镇,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使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也明显感到了“本领恐慌”。比如拿征地搬迁举例,它包括了复杂的政策体系和历史成因,如果出现政策理论储备不足、矛盾化解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和群众沟通协调本领乏力,就难以精准协调政府、企业、村民三方诉求,出现“群众不买账、任务难推进”的尴尬局面,反而更容易埋下矛盾隐患,损害政府公信力。置身时代发展浪潮,年轻干部当永葆空杯心态,秉持求知若渴的谦逊,主动向基层学、向群众学。扎根一线,既看成绩亮点,也查问题短板;既听赞誉鼓励,也纳批评建议,以躬身调研摸清实情,在知行合一中提升能力、磨砺意志、锻造品格,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在纳日松镇,我分管林草、水利、防火防汛等工作,同时负责所包联村征地拆迁、信访矛盾化解等相关工作,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身处联系群众最前沿,更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真抓实干,切忌敷衍应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与效率。比如在去年阳光征拆和违建整治“百日攻坚”中我同时面对多个征地项目同步推进,在今年自治区开展的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和水利图斑整治过程中,作为分管领导面对群众和企业的不理解、各类重点项目推进的实际困境使我清晰感受到重任当前,但是,在各级领导及部门的坚定支持下,我坚信唯有以耐心化解抵触、用公正赢得信任,才能真正将矛盾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交出群众满意的答卷。
奋楫致远:于规划成长中践行责任担当使命
基层工作的日夜里,田间地头的脚印、群众门前的交心、急难任务的攻坚,为我的人生补上了“以民为本、实干担当”的重要一课,我将始终以纪律为纲、以担当为要,将个人成长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时代浪潮,锤炼本领、筑牢底线:
一是铸魂砺志,以纪律意识校准政治方向。深学党纪法规,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产业帮扶、惠民政策落实等工作中,始终以党的原则为标尺,坚决抵制不正之风。面对利益诱惑保持清醒,面对复杂形势站稳立场,确保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
二是强能提效,以躬身实践锻造过硬本领。立足基层工作实际,主动投身矛盾化解等急难任务,在实践中提升政策执行、群众工作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