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

在全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市安委会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通报上半年全市安全生产情况,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对下一阶段特别是主汛期的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再压实。刚才,市安委办通报了有关情况,问题点得准,形势分析透,我完全同意。下面,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时刻保持“睁眼睡觉”的警觉,以极端负责的态度筑牢思想防线
  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底板”工程。上半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成绩值得肯定。但必须清醒看到,稳中有险、稳中有忧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风险隐患交织叠加。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安全生产历史欠账多、基础薄弱的特点依然突出。煤矿领域,虽然经过多年整治,但地质条件复杂、灾害威胁严重(如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的现状没有变,部分矿井采深增加、系统复杂带来的风险在累积。非煤矿山方面,露天矿山边坡稳定、尾矿库安全运行(尤其要关注已闭库尾矿库的后期管护)压力不小。道路交通领域,境内国省干线坡陡弯急,农村道路安全防护设施不足,加之暑期旅游出行增多,“三超一疲劳”等风险上升。此外,城镇燃气管网老化、部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隐患、建筑施工高空作业风险、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易发等问题,都像“定时炸弹”一样潜伏在我们身边。
  自然灾害威胁迫近。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市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频发。铜川地处渭北旱塬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是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高发区。特别是去年“7·15”强降雨引发的灾害,给我们敲响了沉重警钟。目前,全市已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仍有XX处,威胁着XX户XX人的安全。漆水河、沮河、赵氏河等主要河流部分河段防洪标准不高,一些中小水库、淤地坝存在病险隐患。城市部分低洼区域、地下空间防汛能力不足。“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即将到来,防汛减灾已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思想认识仍有差距。部分区县、部门和企业“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树得不够牢,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有的对“三管三必须”理解不深、落实不力,责任悬空、监管缺位;有的隐患排查流于形式,整改不彻底、不闭环;有的应急预案缺乏实战性,应急演练走过场;有的基层应急能力薄弱,物资储备不足,关键时刻“拉不出、用不上”。
  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在思想上高度警醒起来,深刻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政治要求,是推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检验我们治理能力和责任担当的经验交流。必须时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把各项防范措施想在前、做在前,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和群死群伤灾害的底线。
  二、聚焦“三年行动”精准发力,以铁腕手段狠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总抓手。要动真碰硬、深挖根源,下大力气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要聚焦煤矿安全这一重中之重。铜川的安全生产,煤矿是“定盘星”。必须拿出超常规举措:严查重大灾害治理。紧盯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督促煤矿企业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加大安全投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对灾害治理不到位、超能力生产的,坚决停产整顿。严打非法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五假五超三瞒三不”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决不姑息。严抓基础管理提升。强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动态达标,强化班组建设和现场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控关闭退出矿井风险。对已关闭退出矿井,要严格落实巡查责任,严防盗采资源引发事故。
  二要狠抓道路交通领域顽瘴痼疾。针对我市道路特点:强化重点路段管控。对G210、G342等国省干线事故多发、急弯陡坡路段,加密巡查频次,完善标志标线、减速带、防护栏等设施。深化农村交通安全治理。充分发挥“两站两员”作用,严查农用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无牌无证驾驶等行为。加大重点车辆监管。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的动态监控和路面检查,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非法改装等行为。提升城市交通秩序。规范电动车管理,严查酒驾醉驾、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三要系统整治其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危化品:聚焦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全链条,深化重大危险源管控和精细化工企业整治,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安全仪表系统。城镇燃气:强力推进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加强餐饮等场所燃气报警器安装使用监管,严厉打击“黑气瓶”、非法充装等行为。消防: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医院、养老院、学校、文博单位、“多合一”场所等,深化打通“生命通道”行动,整治电气火灾、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问题。建筑施工:突出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危大工程监管,加强汛期施工安全管理,严防坍塌、坠落等事故。工贸:深化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同时,文旅、特种设备、民爆、校园等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三、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万全准备筑牢防汛度汛安全屏障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要抢抓主汛期到来前的最后窗口期,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
  一要强化监测预警,做到“耳目”更聪敏。加密会商研判。应急、气象、水文、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要紧密协作,健全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加强雨情、水情、汛情、地质灾害风险的滚动分析和精准研判。提高预报精度。气象部门要努力提高短临预报的精准度和提前量,特别是对局地突发性、极端性强降雨的预报预警能力。畅通预警通道。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到人,到工矿企业、施工营地、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大喇叭等多种手段,确保预警全覆盖、无死角。
  二要突出隐患排查,做到“堤坝”更牢固。紧盯江河水库。加强对漆水河、沮河、赵氏河等主要河流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的巡查排险。对中小水库、淤地坝,特别是存在病险或正在除险加固的,要落实专人值守,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度汛安全。严防地质灾害。对全市XX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一落实监测、预警、转移责任人,加密巡查频次。对受威胁区域,特别是切坡建房、沟口居住点、工矿企业、交通沿线等,要重点盯防。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排查城市内涝点。住建、城管部门要全面排查城市低洼易涝区、下穿立交、地下空间、排水管网等,及时清淤疏浚,落实应急排涝设备和力量。关注重点设施。加强对铁路、公路、桥梁、电力、通信、供水、油气管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汛检查,确保运行安全。
三要夯实应急基础,做到“拳头”更有力。建强救援队伍。统筹用好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抢险队伍(如矿山救护队)、民兵应急力量、社会救援力量,加强针对性训练演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备足抢险物资。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对现有防汛抢险物资进行全面清点、维护保养和补充更新,确保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调运快捷。重点物资要前置到关键区域、重点部位。完善应急预案。各类预案要突出实战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尤其要细化人员转移避险预案,明确“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往哪转、转移人员管理”五个关键环节。加强避险演练。在危险区、隐患点要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转移避险演练,让群众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