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系统党业融合与组织岗责体系优化改革经验材料
在新时代税收事业发展的浪潮中,税务系统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水平,税务系统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同时大力推进组织岗责体系优化改革,以党建引领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背景与目标
(一)时代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税收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税收政策不断调整完善,征管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在这种背景下,税务系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税收工作的需要。
(二)目标设定
1.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税收业务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2.组织岗责体系优化改革。构建科学合理、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组织岗责体系,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二、党建引领,为党业融合与岗责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1.丰富学习形式。税务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讲座、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
2.开展专题研讨。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和改革任务,定期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例如,在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过程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研讨如何更好地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二)加强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优化党组织设置。根据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和工作实际需要,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基层税务分局(所)成立党支部,加强对一线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2.规范党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党日活动,增强党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三)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业务发展
1.设立党员先锋岗。在办税服务厅、税务征管一线等关键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亮明身份,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税收工作。
2.组建党员突击队。在落实重大税收政策、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关键时刻,组建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突击队积极参与税收优惠政策宣传、线上办税服务保障等工作,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贡献了力量。
三、探索党业融合新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一)党建+纳税服务,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1.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税收政策宣传、纳税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为纳税人缴费人解答疑问,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优化办税服务流程。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办税服务流程优化专项行动。通过简化办税手续、压缩办税时间、推广线上办税等措施,提高办税效率,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党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质效
1.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发挥党员干部的专业优势,成立数据分析团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税收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税收征管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税收征管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
2.推进征管协同合作。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协同机制。例如,与市场监管、公安、银行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和比对,加强对税源的监控和管理。同时,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
(三)党建+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税务铁军
1.加强教育培训。以党建为引领,制定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业务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等活动,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税务铁军。
2.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对在党建工作和税收业务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为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业务能手”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推进组织岗责体系优化改革,提升工作效能
(一)全面梳理岗责,明确职责边界
1.开展岗责调研。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深入基层税务机关开展岗责调研,全面了解现有岗责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与一线干部职工座谈交流、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等方式,收集整理岗责信息,为岗责体系优化改革提供依据。
2.制定岗责清单。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和工作实际需要,制定详细的岗责清单。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考核指标,确保职责清晰、责任到人。
(二)优化岗位设置,提高工作效率
1.整合职能部门。对职能相近、业务关联度高的部门进行整合,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将原有的多个税收征管部门整合为一个综合征管部门,实现征管资源的优化配置。
2.设立专业岗位。根据税收业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设立风险管理、纳税评估、大数据分析等专业岗位,提高税收征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强对专业岗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
(三)建立协同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1.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税收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实时交换和共享。通过信息共享,打破部门壁垒,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征管质效。
2.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税收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流程。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五、创新举措与实践案例
(一)“党建+项目化管理”模式
1.项目立项。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和改革任务,将重点工作项目化,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责任人及时间节点。例如,在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设立“智慧税务建设”项目,由党员干部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项目攻关。
2.过程管理。建立项目进度跟踪和监督机制,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加强对项目团队的培训和指导,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推进。
3.成果验收。项目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对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进行表彰和推广,为其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党员+网格员”服务模式
1.组建网格员队伍。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负责对辖区内的纳税人缴费人进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网格员定期走访纳税人缴费人,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税收服务。
2.建立服务台账。网格员为每户纳税人缴费人建立服务台账,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纳税情况、服务需求等内容。通过服务台账,实现对纳税人缴费人的精准服务和动态管理。
3.开展联动服务。网格员与税务机关各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服务机制,及时将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和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同时,各部门根据网格员提供的信息,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六、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成效显著
1.党建与业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