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警示教育大会,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就像污浊的空气,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着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站在2025年的关键节点,我们正处在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是我们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关乎人心向背。
    一、认清形势,深刻认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紧迫性
    近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仍然树倒根存,在一些领域、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甚至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从我们日常监督和案件查办情况来看,在民生保障领域,存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惠民资金的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补贴发放等工作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将本应发放给困难群众的资金装进自己的腰包,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及时救助。在农村“三资”管理方面,存在账目不清、资产资源处置不规范的现象。一些村干部把集体资产当作“自留地”,随意处置、私自变卖,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群众利益受损。在基层执法领域,存在选择性执法、粗暴执法等问题。个别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对管理服务对象故意刁难、索拿卡要,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而且严重破坏了基层政治生态,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任由这些问题滋生蔓延,就会逐渐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最终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向这些问题开刀,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剖析根源,找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滋生的“病根”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制度机制上的漏洞,还有监督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我们必须深入剖析,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思想认识偏差是滋生不正之风的内在根源。一些基层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将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对群众的冷暖漠不关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甚至与不法分子勾结,共同侵害群众利益。还有一些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行为隐蔽,不会被发现,从而肆无忌惮地搞不正之风。
    制度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不正之风难以根除的重要因素。在一些领域,制度规定存在漏洞和空白,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比如,在惠民资金发放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审核把关机制和动态监管机制,导致资金发放不精准、不规范。在基层“三资”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资产资源登记不完整、处置程序不透明等问题较为突出。此外,一些制度虽然制定了,但执行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监督管理薄弱是助长不正之风的重要外部条件。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构人员不足、专业能力不强,难以对基层干部的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同时,群众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群众举报投诉后得不到及时回应和处理,导致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此外,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工作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影响了监督合力的形成。
    三、多管齐下,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形成合力。
    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正之风的发生。我们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开展廉政培训、警示教育大会、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示基层干部,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危害性,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完善制度机制,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我们要针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在民生保障领域,要建立惠民资金精准发放机制,加强对资金申报、审核、发放等全过程的监管,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在基层“三资”管理方面,要制定统一的资产资源登记、处置、收益分配等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查处,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加强监督检查,形成常抓不懈的监督合力。监督是治理的重要方面,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保证。我们要整合监督力量,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纪检监察机构要充分发挥专责监督作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要拓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