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县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全面打响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奋力夺取重建家园的最终胜利。
    不久前,我县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极端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这场灾害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城乡一片汪洋。在这场与洪魔的殊死搏斗中,全县上下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广大党员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和人民群众一道,共同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洪壮歌。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所有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我县抗灾救灾的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当前,经过全县上下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防汛救灾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工作重心正从应急抢险全面转向灾后恢复重建。这是一项更为艰巨、更为复杂、更为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场对我们执政能力、工作作风和责任担当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灾害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据初步统计,全县超过28.5万群众受灾,紧急转移安置近5.6万人;倒塌和严重受损房屋超过8500户、2.3万间,一般受损房屋近1.5万户;近1200公里道路、185座桥梁损毁或中断,部分山区乡镇一度成为“孤岛”;全县电力、供水、通讯网络大面积中断,至今仍在全力抢修中;农业、工业、服务业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破碎的家园,是群众对未来生活的忧虑,是我们肩上如山的责任。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是我们的最大牵挂;重建美好家园,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以非凡之举、下非凡之功,全力以赴、决战决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最高标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打赢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任务、民生任务,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
    第一,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在重大灾害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灾后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受灾群众的安危冷暖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建家园的过程,就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的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疾苦,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看到生活的希望,坚定重建的信心。
    第二,这是考验我们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经验交流”。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是对我们各级干部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服务群众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越是困难重重,越能考验我们的党性;越是任务艰巨,越能磨砺我们的意志。全县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这场大考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我们的担当作为赢得人民的信任支持。
    第三,这是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重大机遇。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恢复原样”,而是要以更高远的站位、更科学的规划、更先进的理念,化挑战为机遇,变灾区为新区。我们要把灾后重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努力实现“重建一个家园、提升一个层次、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推动XX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科学统筹规划,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擘画蓝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规划是高质量重建的根本前提。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又要着眼长远,补齐发展的短板弱项。县委、县政府经过周密测算和多方争取,初步整合形成了总额约30亿元的恢复重建资金盘子。这笔资金来之不易,其中包括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约1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亿元,社会各界捐赠资金近2亿元,并积极引导银行贷款、社会资本投入约6亿元。我们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产业恢复、资金保障、社会稳定等若干工作专班,就是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要立即组织力量,在全面、精准评估灾情的基础上,高水平编制全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规划要体现前瞻性,充分考虑气候变化趋势和我县地理环境特点,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标准;要体现科学性,合理布局城乡空间、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要体现人民性,规划的制定过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规划真正成为凝聚民心、引领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要坚持民生优先,急处着手。重建工作的顺序必须是“先生活、后生产”。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安全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要加快倒损房屋的核查鉴定,对符合条件的修缮户、重建户,要第一时间将补助资金发放到位,组织技术力量上门指导,确保所有受灾群众在今年入冬前都能住上安全房、放心房,温暖过冬。对于集中安置点的群众,要保障好物资供应,做好卫生防疫和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身安、心安。
    三要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施策。灾后重建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弹好“钢琴”。要统筹城乡发展,既要抓好县城和重点集镇的公共设施修复,也要关注偏远村庄的重建需求。要统筹软硬件建设,既要重建道路、桥梁等“硬件”,也要恢复和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软件”。要统筹恢复与发展,既要帮助受灾企业、农户尽快恢复生产,也要借机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所有政策、标准都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决不允许优亲厚友、标准不一。
    三、聚焦关键任务,以务实举措攻坚克难、狠抓落实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县上下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
    第一,全力打好民生保障攻坚战。这是重建工作的基石。住房重建是头等大事,各乡镇要对倒损农房情况再核实、再精准,建立“一户一档”,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县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技术支持。基本生活保障要兜牢底线,民政、应急等部门要确保救灾款物足额、及时、精准发放到每一个受灾群众手中。要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对因灾出现生活困难的家庭,要及时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社会稳定是重要前提,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全力打好基础设施重建攻坚战。这是畅通发展“血脉”的关键。交通方面,要按照“先干线、后支线,先抢通、后提升”的原则,集中力量实施“XX镇生命通道抢通修复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在明年汛期到来之前,全面恢复县域路网体系,并同步提升道路等级和防洪标准。水利方面,要立即对全县所有水库、堤防、涵闸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固除险。要高标准实施“XX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清淤疏浚,修复堤防,提升河道行洪能力。能源通讯方面,电力、通讯部门要加快抢修受损线路和基站,特别是要优先保障学校、医院、安置点等重点区域的稳定供应,并启动实施“全县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增强电网韧性。要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责任机制,确保所有基础设施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第三,全力打好产业恢复重振攻坚战。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业生产上,要抓紧修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