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
换届既是一次政治检验,更是一场组织洗礼;既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塑,也是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坚持高点站位、统筹谋划、稳步推进,把村(社区)“两委”换届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头号工程”,以精准的谋划、严密的组织、务实的举措,确保换届过程风清气正、结果人民满意、班子结构优化、发展动能充足。自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同向发力、协同联动,严格标准、严守纪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位谋划、统筹布局,换届准备环环紧扣
我市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换届全过程,始终以政治高度、全局视野谋划部署,把村(社区)“两委”换届作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筑牢执政根基的首要任务来抓,做到思想认识“立得高”、工作部署“谋得深”、推进节奏“拿得稳”。
(一)聚合力量抓统筹,压实责任链条。
市委第一时间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印发《XX市村(社区)党组织和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对选人用人标准、程序步骤、纪律要求、时间安排作出系统规定,成为全市换届工作的“总蓝图”“硬标准”。同时,市级组建若干督导组,由市级领导带队分片包抓、全程督导,确保部署不走样、执行不打折。
(二)深入一线做调研,精准分类定方案。
坚持“先难后易、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思路,对全市所有村(社区)开展“过筛式”摸底。比如,XX街道党工委对辖区16个村(社区)逐一摸排“两委”班子现状、后备力量、矛盾风险、产业基础等,精准划分为换届重点村4个、乡村振兴重点村2个、社区治理重点社区4个和换届一般村10个,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准。
(三)先行审计理“家底”,筑牢廉洁防线。
坚持“先审计、后换届”,对所有村(社区)“两委”主要干部开展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覆盖财务收支、资产资源管理、债权债务清理、重大项目决策等重点领域,重点查处违规举债、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违规担保等问题,确保交接过程财务清晰、资产清楚、风险可控。
二、严把标准、优化结构,班子建设提质增效
我市始终把选优配强“两委”班子作为换届的核心环节,坚持政治标准为先、能力素质为本、群众口碑为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让组织有力量、班子有战斗力、群众有信任感。
(一)硬性标准立门槛,精准把关选人质效。
全面落实“五选八不选”的资格条件,坚持市、乡、村三级资格联审,把政治立场不坚定、廉洁履职不过关、群众口碑不好的人员坚决挡在门外。突出“双好双强”导向,把眼光放在党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精准发现储备高素质人才,力争通过换届实现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学历层次提升、能力素质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的“一降三升”目标。
(二)科学配备强功能,结构优化聚合合力。
大力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依法担任村(居)委会主任的“一肩挑”模式,全市“一肩挑”比例稳步提高。注重老中青梯次搭配、能力互补,形成既有经验丰富的“传帮带”力量,又有开拓创新的“生力军”担当的班子格局,切实增强班子整体的战斗力与服务效能。
(三)储备培养不断链,后备队伍蓄势待发。
把眼光放长远,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程。比如,XX街道提前储备培养36名村级后备力量,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带机制,让他们在党组织书记助理、网格员等重要岗位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截至目前,已有6名表现优异、群众认可的后备力量通过补选进入村“两委”,为换届选举提供充足的人才“蓄水池”。
三、规范程序、依法操作,选举实施稳中有序
我市始终坚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推进换届,做到每一环有章可循、每一步合法合规,让选举过程既有制度硬度,又有程序温度,确保全过程公开透明、稳妥高效。
(一)培训全覆盖,人人争当“明白人”。
市级统一举办换届业务培训班,对市、乡、村三级工作人员分层分类开展系统培训。编印内容详尽的《换届选举工作手册》,将政策要求、流程步骤、法律法规、纪律规定“一册打包”,发放到每名参训人员手中,确保人人懂政策、人人会操作。
(二)流程严执行,环环守牢“关键点”。
严格执行选委会推选、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组织投票等规定程序,全面推行“双备案”制度——村(居)委会正式候选人报乡镇(街道)党委备案,选举结果同时报党委和民政部门备案,形成严密的审核把关链条。同时在全市推行村委会主任候选人竞争演讲,让候选人在施政承诺、能力展示中“同台亮剑”,增加透明度与竞争力。
(三)法律全介入,重重守好“公正门”。
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深入村居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提供全程法律咨询,协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引导党员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为选举营造法治、和谐的氛围。
四、严明纪律、防控风险,换届环境风清气正
我市始终把正风肃纪挺在前面,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亮剑各类干扰破坏选举的行为,确保换届过程纪律严、秩序稳、氛围正。
纪律教育有广度,警示提醒深透严。
通过张贴公告、发放“明白纸”、大喇叭广播、微信群推送等多种形式,把“五不准”等纪律要求送到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位候选人手中。组织候选人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开展普遍谈心谈话,提前打好“预防针”,让纪律规矩入耳入脑、内化于心。
(二)风险防控有深度,应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