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XX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项目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动员全区上下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迅速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抓好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是衡量发展水平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尺。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今年第一季度,我们成功举办了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1个重点项目鸣枪开工,总投资额达到2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4亿元,涵盖了工业升级、乡村振兴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辛勤付出的结果,也为我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项目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部分项目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存在“年初开门红、年中后劲乏”的现象;部分项目在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保障环节仍然存在难点、堵点;个别单位和干部对项目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高四着力”的工作框架上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项目建设高质量支撑发展高质量
    当前,我们正处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发展的布局之年,抓好项目建设,既是决胜当下的关键之举,也是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精准发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链式思维”,在谋划储备上实现新突破。项目谋划是项目建设的“总开关”。谋划的深度,决定了发展的广度。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紧密围绕“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立足我区资源禀以及产业基础,超前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一要聚焦主导产业抓谋划。要强化产业链式思维,围绕我区已经形成一定优势的塑料制品、大蒜加工、精密制造等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例如,在塑料制品产业方面,要支持像XX金丹、XX云塑业这样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从原料深加工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大蒜产业方面,要朝着到202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万亩、冷库贮藏能力达到40万吨、培育3-5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深加工龙头企业的目标迈进,建设高标准的大蒜专业交易市场,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二要聚焦新兴领域抓谋划。要紧盯新基建、智能制造、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前沿领域,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三要聚焦民生改善抓谋划。要持续加大在教育、医疗、养老、交通、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领域的项目谋划力度,如此前规划的总投资近18亿元的XX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计划投资数千万元的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要加快推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二)强化“要素保障”,在资源配置上探索新路径。项目要落地,要素必先行。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是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的关键。我们必须拿出创新举措,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一要创新融资模式。要改变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传统模式,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体系。要借鉴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中,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政府补贴、社区贡献、企业支持相结合的共建共享模式。例如,我区在推进“污水—坑塘”协同治理这类生态环保项目中,就应积极探索此类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项目不仅能建起来,更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要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要优化土地供给。土地资源是项目落地的根本保障。要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产业链供地”等创新方式,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的用地需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投资产出强度。对已确定的项目,自然资源部门要主动服务,提前介入,简化审批流程,加快用地手续办理,确保项目“净地”交付,拿地即开工。三要提升服务效能。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发改、住建、环保等审批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制度,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要组建“督帮服”一体化专班,对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
    (三)树立“过程导向”,在推进机制上构建新闭环。科学高效的推进机制是项目建设的“加速器”。我们必须紧盯项目从谋划到投产的全过程,建立健全闭环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无缝衔接、高效运转。一要全面推行“清单化管理”。要紧盯我们反复强调的“五个清单”管理模式,对所有重点项目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清单。这个清单体系,应至少包括明确项目目标、建设内容、投资规模的“项目信息清单”;明确分包领导、责任单位、具体联系人的“责任主体清单”;明确开工、建设、竣工等关键节点的“时间进度清单”;动态更新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问题台账清单”;以及明确资金来源、拨付进度和使用效益的“资金监管清单”。通过这套清单体系,让项目管理一目了然、有据可查。二要严格落实“节点化推进”。要为每个重点项目量身定制“作战图”和“时间表”,将总任务分解为月度、季度计划,将年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节点。项目推进台账要详细记录项目代码、建设规模、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开工年月、形象进度、已完成投资、存在问题等关键信息。要严格按照节点计划进行督办,完成一个节点,销号一个节点,确保项目建设环环相扣、压茬推进。三要强化“全周期服务”。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树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从项目的前期谋划、立项审批,到中期的建设施工、要素保障,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投产达效,各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专班跟进,提供无缝隙、链条式的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
    三、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凝聚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大合力
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