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市委财经委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市委财经委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分析总结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冲刺下半年,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刚才,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都作了汇报,数据翔实、分析客观,讲成绩实事求是,谈问题不遮不掩,提建议务实中肯。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决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要求,迎难而上、承压奋进,聚精会神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在把握大势中坚定信心决心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既要正视困难挑战,更要看到光明前景,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从“稳”的基础看,经济运行的基本盘是牢固的。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其中工业投资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2.7%,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标稳定向好,物价总水平保持温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充分证明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潜力依然巨大,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进”的态势看,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在积蓄。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不仅有量的合理增长,更有质的有效提升。一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我们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升。特别是在能源电力产业集群方面,我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6月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880万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超过60%,清洁能源的“绿色脉动”正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二是“百千万工程”成效初显。我们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上半年,拆除整理村镇低效工业用地近3万亩,带动新增投资超千亿元。镇域经济活力迸发,一批经济强镇正在加速崛起。典型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已巩固提升了51个典型村建设成效,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XX大地上徐徐展开。三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我们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启动“清风润XX·亲清护企”专项行动,大力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我们积极利用XX侨乡优势,深度参与XX湾区建设,对外贸易稳规模、优结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需求依然偏弱。从内部看,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等问题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过程中,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总的来说,当前我市经济形势“形”虽承压,但“势”仍向好。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坚决扛起“经济大市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更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奋力推动经济向上向好,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全力以赴推动下半年经济工作取得新突破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纲举目张抓好落实,奋力夺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结果。
    第一,要以更大力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起支撑我市未来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业是我市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要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不松劲。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化”转型。支持纺织服装、五金卫浴、家居用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改投入,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能源电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链长制”,精准招商、靶向引资,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增长点。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氢能等领域抢占先机。
    二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动我市进入XX湾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方阵”。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品牌农业,做强做优粮食、水产、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要加快推进开平—台山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打造一批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价值倍增。
    三要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业”并举、深度融合。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发展文旅、体育、康养、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要策划推出更多精品文旅线路,持续擦亮“XX三点三精彩之旅”品牌,把人气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
    四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以更大胆识和气魄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城际轨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网络。要整合优化全市岸线和港口码头资源,提升港口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第二,要以更实举措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当前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必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要全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们必须抓好项目这个“牛鼻子”。要协同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和投产达效率。要加强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心策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下半年,我们要聚焦能源电力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总投资超百亿元的XX储能项目、XX绿电物流项目和XX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二要着力提振和扩大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和省关于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组织开展系列主题促销活动,营造浓厚消费氛围。要做大做强商贸主体,支持本地龙头商贸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和首店、旗舰店。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让市民和游客“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三要努力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要充分发挥我市侨乡优势,用好广大XX籍华侨华人的人脉资源和商业网络,以侨为桥,牵线搭桥,推动更多“XX制造”扬帆出海。要支持重点行业企业提升产能,扩大出口规模。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物流等外贸新业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要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地。
    第三,要以更高标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这是省委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也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考卷。
    一要加快推进产业平台建设。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要集中资源力量加快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上半年,我市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过1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半年要再接再厉,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招商模式和运营管理,力争全年园区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
    二要持续深化城镇建设。要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八镇联动”等重点工作,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延续城市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让城镇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三要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典型村建设为引领,带动乡村全域提升。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农房风貌,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半年我市农村生活污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