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安委会(市防减救灾委)2025年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暨全市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灾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安委会(市防减救灾委)2025年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暨全市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灾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省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要求,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刚才,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报了近期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情况,市政府分管领导对相关领域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有关县(区)也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益频繁,安全风险不断增多,加之当前正值企业生产黄金季,也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同时,我市已进入主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市降雨总量较常年偏多,暴雨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可能偏重发生,防汛抗旱与地灾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把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措施,全力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
(一)全力抓好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涉及领域广、环节多,必须抓住重点、精准发力。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非煤矿山、城乡消防、城镇燃气、有限空间等重点领域,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道路交通方面,绵阳作为成渝副中心,交通流量大,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大。要加大对“两客一危一货”、校车、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特别是对山区道路、临水临崖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等,要及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建筑施工方面,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施工项目众多。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施工行为。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强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检查,严防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
危化品方面,绵阳有不少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企业,危化品安全风险高。要加强对危化品全链条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危化品企业的安全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非煤矿山方面,要加强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矿山开采、运输、通风、排水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大对非煤矿山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坚决防范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发生。
城乡消防方面,要加强城乡消防安全管理,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老旧小区、“三合一”场所等重点区域的消防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提高城乡火灾防控能力。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城镇燃气方面,要加强对城镇燃气的安全监管,加大对燃气管道、燃气设施的安全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燃气经营企业的管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燃气经营行为。加强对燃气用户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用气意识和操作技能。
有限空间方面,要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通风检测制度、专人监护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严防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要统筹做好暑期防范学生溺水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重点水域的巡查监管,及时设置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二)全力抓好防汛抗旱
防汛抗旱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切实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
要加强对水库(水电站)、河道堤防、山洪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易涝点、涉洪在建工程营地等重点部位的巡查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病险水库、险工险段,要落实专人盯守,加密巡查频次,确保安全度汛。
要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和信息发布工作。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情、雨情、汛情,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每一个村、每一户、每一个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要压实责任链条,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压实责任,确保责任到岗、到人。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要高度重视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等复杂情况,全面落实抗旱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和管理,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水,多措并举减轻旱情影响,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三)全力抓好地灾防治
绵阳地处龙门山地震带,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地区。要聚焦地震影响区、矿山、高陡边坡、靠山临崖、泥石流沟口等重点区域,落实好“风险评价+分级管理+分类响应”应对策略,加大风险隐患整治力度,切实降低灾害风险。
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要求,对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要逐一建立台账,落实监测责任人、监测措施和预警信号,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要加快推进避险搬迁,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治理难度大的区域,要加快实施避险搬迁工程,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同时,要做好搬迁群众的安置和后续帮扶工作,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要分类施策落实好防范措施。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隐患,要根据其特点和危害程度,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组织群众提前避让。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三、夯实安全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强化科技赋能
科技是提升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支撑。要大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借助无人机航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