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亮点
1.深入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切实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实施常态化清理,已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区直各部门起草的并以区政府名义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审查,共审查5件,并出具《第三方评估意见书》。继续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贯彻落实和宣传普及,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印制《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实施办法》学习读本1000本,分发到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组织各单位积极开展学习,及时掌握和熟悉相关内容。
2.健全“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实现AI大模型与食品安全监管深度融合,通过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移动侦测等技术,自动抓拍厨房内未戴口罩、不穿工作服、吸烟、鼠患等7类违法违规场景,依托线上巡查和AI预警,实现全天24小时全景监控、非现场监管,精准高效。截至目前,智慧监管平台已覆盖区属学校134家(中小学38家,民办18家, 幼儿园78家),中小学覆盖率100%。
3.建立电梯应急处置“三级响应”(一级为维保公司及使用单位,二级为XX市电梯行业协会公益维保站,三级为96366平台)机制,实现全区在用电梯全录入、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全覆盖,共组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应急救援演练27次,健全应对特种设备事故工作机制,提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4.为辖区企业争取到湖南省知识产权项目1个,项目资金在10万元以上。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实”字为要,党建引领实现“新突破”
一是以学铸魂强本领。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党建与市场监管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坚持贯彻“第一议题”制度,全面落实“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和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把学习传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截至5月底,已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5次,自学3次,其中开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研讨2次,要求各党支部开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研讨2次,组织100余人观看专题警示教育视频《2023湖南正风反腐警示录——忠诚与背叛》。
二是意识形态抓在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党组书记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舆情意识和媒体素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围绕市场监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内外宣传,树立良好市场监管形象,共发布各类新闻报道34篇,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权益日”“4.24世界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等集中宣传活动。
三是作风建设显成效。围绕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2024年“深化拓展年”工作部署,高位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紧扣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日常监管、提升执法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目标任务,持续深化作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整治食品安全行政许可审批、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行政执法等环节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行为,通过公示投诉电话、自查自纠、暗访调查、走访经营户等多种方式排查问题,截至目前未发现工作人员存在以权谋私、索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
(二)“简”字为招,市场环境展现“新气象”
一是商事制度改革简流程,市场活力加速释放。不断优化经营主体开办服务,全面巩固“证照分离”、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区通办等改革措施。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登记无纸化全程电子化等改革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办理及“双告知”,稳步实施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全面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一站式办理,企业开办一日内办结。2025年上半年全区新增经营主体2589户,总量达70368户。其中新增企业892户、净增488户,总量达12747户,完成“个转企”20户。实现营业执照办理全流程“1个环节、1天办结、零成本”,企业注册网办率达99%。
二是信用监管出实招,精准治理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持续建立完善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度整合部门联合抽查事项。已启动工作任务2项(特种设备常规监督检查、餐饮服务监督检查),计划检查市场主体274家,其中特种设备常规监督检查141家,餐饮服务监督检查133家。严格落实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截至目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1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33户。深入开展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检查,重拳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共抄送28家无证经营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XX市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方案》,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扩大经营主体年报工作知晓面,提醒经营主体履行法定义务,积极受理经营主体从业人员年报事宜来电、来访咨询,详细讲解年报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截至目前,我区企业年报率78.97%,个体年报率40.95%,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86.25%。
三是价格监管保民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农资等领域和粮油肉蛋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全面开展日常市场价格检查巡查。结合群众节日期间的消费习惯,以居民生活必需品、节令商品、商业零售、交通客运、旅游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坚决维护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计量秩序稳定。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整治、殡葬领域违法违规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整治等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2025年上半年共检查单位359家,立案查处价格违法行为2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份。
(三)“防”字为先,安全底线得到“新加强”
一是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大食品领域采购、生产、加工、贮存、销售、餐饮全环节、全链条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食品安全“护老行动”等专项行动,对食品经营市场主体按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分类全覆盖监管,共检查经营主体473家,共发现问题32个,整改问题32个,立案6家,查办经营未经检疫的牛肉案1件,农残超标案2件、未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案3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抽样1107批次,检测完毕12批次,不合格4批次。联合卫健、教育部门开展春季校园食品安全跨部门整治,成立XX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按照区域划分成立七个专项行动检查组,深化“校园餐”问题专项整治,保持思想不松、力度不减,压实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四方责任”,共出动执法人员525人次,检查学校(包含幼儿园)食堂205家次,其中幼儿园145家次,学校周边经营85户次,大宗食材供应商20余次,排查风险隐患 21条,下达责令整改21份。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全覆盖监管区属学校后厨卫生、食材贮存等关键环节,发现问题线索110条,将相关学校名单函报送区教育局,整改率100%,立案7起。常态化开展餐饮环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网络餐饮整治、长江禁捕“十年禁渔”专项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08人次,检查农贸(批发)市场38家次、商超127家次、餐饮单位140家次、水产经营户3376家次和渔具经营户344家次。
二是深耕药品安全“责任田”。全面加强药械化妆品流通监管,扎实开展“年关守护(2025)”药品领域质量安全检查、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药品安全普法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两品一械”质量安全风险研判会商和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做到药械化使用隐患“早发现、早报告”,筑牢药品安全屏障。共办理行政许可共计171份,其中药品(零售)经营许可99份、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39份、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33份;监测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共计138件;检查药械化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共计200余家,排查药械化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共计22条,下达责令改正5份,查办药械案件共计10起(其中药品案件9起、医疗器械案件1起)。
三是拧紧特种设备“安全阀”。聚焦气瓶、电梯、锅炉、燃气等领域特种设备,先后组织开展“年关守护”“全区今冬明春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春季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等专项行动,深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共检查企业476家、各类特种设备1193台、处理投诉举报50起、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9处,立案查处9起,结案8件。处置特种设备疑难问题5处,涉及设备28台,受益人群6200人次。
四是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深入开展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经营主体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累计检查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经营主体约180余家次,开展农资产品专项抽查12批次(化肥10批次、农膜2批次)、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抽检10批次,蓄电池经营主体2批次,检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临街商铺等场所贸易结算用电子秤、托盘秤使用经营户37家次。其中1批次化肥不合格,已立案查处;9批次电动自行车不合格,发现涉嫌非法改装线索1起,正立案调查中。
(四)“民”字为纲,服务效能迈上“新台阶”
一是全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持续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共查办涉知识产权案件6起。强化专利保护力度,加强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扎实做好高价值专利、地理标志运营试点企业建设等各项重点培育工作。2025年一季度(2024.12.16-2025.3.15),XX区商标申请数283件,已注册件数204件,持有商标有效注册量8549件,其中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产品1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561件。1-3月专利授权53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28件,外观设计16件。二是全力开展广告监管工作。聚焦互联网、广告合规助企、校外托管机构、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特供酒”问题等领域,持续开展有损国家尊严以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存在导向问题广告整治,强化广告领域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局涉广告违法案件共立案7起,结案2起。三是全力抓好消费维权保障。依托全国12315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受理、转办、督办、回访等一整套制度,消费维权问题快速解决机制和反应机制更加畅通,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共计3561起,已办结342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0万元。坚持消费维权关口前移,深入推进12315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的“五进”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77个,实现了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100%覆盖。大力推广12315平台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ODR),引导本辖区内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强、售后机构健全的经营者加入ODR体系,为消费纠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解决途径,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共发展ODR企业68家。
(五)“严”字为本,执法办案迈上“新台阶”
紧盯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民生领域违法行为。一是强化网络监管,围绕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网络执法办案为抓手,严格督促辖区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监管责任,2025年上半年共立案7起,结案4起,投诉举报收到16件,处理15件,完成外省交办1件。二是严格依法办案,聚焦“民意盼、危害大、风险高”的市场主体准入、生产、经营、交易领域,精准出击,依法查办一批群众身边案件。截至目前,已登记立案237起,办结169起,行政复议20起。积极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统一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综合运用日常监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投诉举报、检验检测、行刑衔接、行纪衔接等方式,打好监管执法“组合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纵深推进机关党建,在锻造市场监管队伍上实干争先。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走好第一方阵,当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