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干部说作风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青年干部作风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向背,关乎事业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作为新时代乡镇干部,我们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感知党风的第一扇窗口。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今天,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速度、农村治理的深度革新、农民群众的幸福质感。现结合个人五年基层工作经历,从四个方面谈谈认识与思考,恳请各位指正。
    一、深化调查研究,让问计于民成为制胜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基层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不仅要在思想上扎根,更要在行动上结果。当前农村工作呈现三多三新特点——矛盾类型多、利益诉求多、新生事物多;治理模式新、发展路径新、群众期待新。这对我们调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构建三维一体调研体系。我们摸索建立了定点观测+动态走访+云端互动的立体调研机制。在辖区内设立了12个乡村振兴观测点,涵盖传统农业村、易地搬迁社区、小微产业园等不同类型;每周开展周二走访日活动,机关干部全员下沉;同步开发掌上民情小程序,实时收集群众诉求。今年已累计形成调研报告35份,解决实际问题68项。
    (二)创新五步工作法实践路径。在天天高速项目征地拆迁中,面对涉及8个行政村、316户群众的复杂局面,我们总结出政策宣讲-诉求收集-方案论证-矛盾调解-成效评估五步工作法。组建9个专项工作组,白天丈量土地,晚上召开星空恳谈会,针对留守老人、返乡创业青年等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方案。最终提前20天完成征迁任务,实现零上访、零强拆的双零目标。
    (三)建立双向反馈长效机制。为避免调而不研、研而不用,我们建立调研成果转化机制,重要决策前必须召开群众听证会,政策实施后必须进行效果回头看。去年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根据群众反馈三次调整水渠走向,虽然增加工程成本8%,但保护古民居3处、古树7棵,赢得群众真心支持。
    二、改进公务接待,让清正廉洁成为干群纽带
    基层公务接待是作风建设的晴雨表。我们坚持把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转化为民生温度,把每一次公务活动都打造成作风建设的示范窗口。
    (一)推行三化接待标准。制定《清风接待工作规范》,实行接待场所固定化(限定机关食堂和两个定点民宿)、菜品清单化(推出ABC三档农家套餐)、流程透明化(扫码公示接待信息)。今年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7%,节约资金全部转入微心愿民生基金。
    (二)创新五不迎检机制。针对基层迎检负担问题,我们提出不搞路线设计、不做台账美容、不需陪同接待、不用专车接送、不许宴请招待的五不原则。上级部门检查环境整治时,随机抽查垃圾转运站和河道整治点,这种突然袭击反而倒逼我们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镇卫生考评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全县第一。
    (三)深化阳光政务建设。开发清风白云三务公开平台,村级财务收支、工程招标、惠民补贴等12类事项实时更新。设立流动监察站,每周三巡回各村开展院坝问廉,已累计解答群众疑问156件,核查问题线索23条。
    三、坚守严以律己,让慎微笃行筑牢防腐堤坝
    乡镇干部手中的微权力往往连着群众的大民生。我们坚持防微杜渐、抓早抓小,探索构建四维监督体系。
    (一)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制定《小微权力风险防控清单》,将42项村级事务按风险等级标注红黄蓝三色。红色事项(如征地补偿)必须镇村联审,黄色事项(如扶贫物资发放)实行双人复核,蓝色事项(如证明开具)限时办结。今年已有效防范风险点17处。
    (二)推行双向监督模式。在机关内部实行AB角监督,重要岗位两人互为监督;在外部聘请20名特约监察员,既有老党员也有快递小哥等新业态从业者。今年通过内外监督发现并整改问题12个,约谈提醒干部6人次。
    (三)创新廉洁细胞工程。开展廉洁家访,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走访干部家庭两次;组织青廉说辩论赛,让年轻干部在思想碰撞中强化纪律意识;打造清风长廊,用本地革命先辈廉洁故事浸润人心。三年来,全镇干部拒收礼品礼金37人次,金额累计11.6万元。
四、厚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