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阵子回老家,老妈见我每天抱着手机和本子,写不完地写,忍不住问,你到底在做些啥?
是啊,我到底在做些啥。
我在学习,在学习写作,在学习如何靠写作赚钱。
往好听了说,就是学习自媒体,建立个人品牌。
三年前,婆婆说她要做自媒体。我在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自媒体”,五花八门的答案,也没能让我明白它到底是什么。
我自己没整明白,就觉得婆婆有些异想天开,还等着看她的笑话。
人啊,总是轻易就否定自己不知道的。
现实啪啪地打脸了,不曾想,三年后,我竟走上了这条路。
01
和写作,我想大抵是再续前缘吧。
写作对于我,也是生活之外的一种兴趣。
2005年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在QQ空间上写日志,抒发一些日常的情怀。
天依稀的热,已有三九天。
怀恋去年的秋天,早早地就下了几场秋雨,清清爽爽。
衣锦的秋天是令人怀恋的。
怀恋那一条枫树走廊,还有图书馆前的那几棵不知名的小树,开满一树的黄叶,望过去像沉甸甸的香蕉。
还有三号楼前的一棵妖树,应该依稀长得很好吧。喜欢它,它长得够妖艳,够个性,像斜依的美女在向你召唤。
罢了,罢了,回首已是枉然,天依稀在早晨八点整的时候热得心慌。
2005年《秋老虎下的感慨》
单身狗无处安放的青春,总是会落在空间的日志里。如果有思绪了,哪怕工作再忙,我依然会在夜晚把它码成文字,挂在我的空间里。

这一路,走了十年。
2014年,大宝7个月,我再次回归职场。
彼时,我是妈妈,也是妻子,身上背负着更多的担子,码字的兴趣逐渐被打入冷宫。
后面二宝出生了,妥妥地围着孩子和油盐酱醋茶,更不要提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李碧华在《生死桥》中写道,人很少为自己而活,不是为所爱的人,就是为所恨的人。真是字字戳心。
尤其是做妈妈的,一边顾着家庭和孩子,一边顾着工作,我们都没有三头六臂,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斩断一些兴趣爱好。
慢慢地,为自己而活也变成一件奢侈品了。
人至中年,愈发觉得,人有很多种活法,但不管怎么活,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热爱的,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02
今年3月,我从待了近8年的公司“毕业了”,无关乎疫情。
这些年,结婚生子,身子渐宽体重见长,都可以叫圆卜隆冬.盘丝洞了。
但恰恰为人处世,圆滑的本事却一点儿不见长。
当你埋头做事的时候,有些个有心人专注在做人,一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掀风起浪,直至把你拍死在海岸上。
这是一场权和利的游戏,即使你不追逐权和利,却因他人的权和利而离开。
我这个人优点不多,但是对工作却极有责任心,这份责任心也伤我至深。

只有伤过才能明白,工作只是我们赚钱的工具,而我们又只是公司赚钱的工具。
跟公司必须谈钱,但不能谈情。情深不寿,跟公司谈情,你会发现,受伤的那个人总是你。
所以对待工作,也要学会放下执念。但求尽心,不求极致。
多么痛的领悟,只是当我明白的时候,一切已然落定。
工作以来,不曾尝试新的事物,也没有学习新的知识,就如同温水中的青蛙。
安逸惯了,就不会上进。古人说的好,居安思危,危机意识能激励我们往上走,而不是往回走。
现在想来,不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停止学习,不然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
03
跌倒了,就要爬起来。当我爬起来继续赶路的时候,却发现35岁的魔咒,似张大网把我困住了。
那段时间,说不焦虑,是假的。
在迷茫的时候,我重新拾起笔杆子。让自己忙起来,才不会胡思乱想。是写作缓解了我的焦虑。
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汤小小,一个全职写作11年的写作导师。她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于是,我加入了小小老师办的写作班,重新拾起这份不曾放弃的爱好。
三年前,我婆婆说要做自媒体,于是她开始写小说。
你能想象一个快60岁的老太太,伏在桌子上日复一日地写了30万字吗?一本新华字典,都快被她翻破了。
想做一件事情,任何时间都不晚。所以我并不惧怕,在40岁的年纪,选择重新开始一段旅程。
但是,婆婆的自媒体账号一直没有注册,还是今年春天,我给她注册的。
想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找对方法。就像三年来,婆婆认为她在做自媒体,但确切地说应该是纸媒。
注册了账号的婆婆,起初很勤奋,但是一个月内没看到成绩的时候,她就放弃了。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以贯之的长期积累。自媒体写作也有自己的技巧,需要系统化学习。
所以哪怕我学习自媒体,她说我痴人做梦,我也只是笑笑。

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异于常人的付出。
时间最能检验一个人一件事,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最后它都能告诉你。
小小老师常告诉我们,先完成再完美。想做什么事情,就不要犹豫,做,就对了。
比失败更恐怖的是,什么都没有做。
路漫漫,不停,即是远方!
我是盘丝洞,有两个磨人的小骑士,是一个喜欢碎碎念的80后妈妈,也是一个自媒体新晋选手。
感恩遇见,邂逅我的“盘丝洞聊生活”。让我们在这里,乐享生活,励志人生,时光不老,你我都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