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体会报告

学习心得体会报告
    近期,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生态文明、法治思想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总书记在XX县的改革实践与启示,我深受教育和启发。站在2025年9月这个新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与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它不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一条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全新道路。
    (一)开辟人类现代化新路径。过去,现代化一度被等同于西方化。然而,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内在矛盾与弊端日益凸显,诸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失衡、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问题,证明了其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答案。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引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粗放式增长,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进入“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发展目标设定在5%左右,这体现了我们不唯GDP、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定力。截至202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超过2024年的2.68%,持续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稳步提升,标志着我国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加速转变。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在经济领域的生动体现,即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感悟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伟力与实践智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总书记在XX县的改革实践,以及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从XX县实践看改革的初心与方法。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高产穷县”的困境,XX同志在XX县大刀阔斧推行改革。他以超前的眼光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打破思想束缚推行“大包干”,确立“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思路,颁布“人才九条”广纳贤才。这些举措,生动诠释了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的深刻道理。如今的XX县,传承着改革基因,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依然走在前列,成为了总书记改革思想实践伟力的历史见证。
    (二)从新时代部署看改革的系统性与创新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特别是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部署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标志着新征程上的改革开放事业有了新的宏伟蓝图。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的改革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24至2025年间,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应运而生,诸如构建“制度供给—执行—评估”的治理闭环,强调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见效再到成效评估的全链条管理;推广“数字政府+AI评估”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改革成效进行实时、精准的动态反馈;探索建立“改革议事平台”,让人民群众通过线上渠道更直接地参与改革议题的提出、讨论和监督。这些创新机制,使改革决策更科学、推进更有力、成效更可感。
    三、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统一与战略考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现代化。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法治、生态、民族宗教等领域的重要思想,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