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力社保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上半年,区人力社保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问题破局发力,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0532人(全市第一);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增速达29.57%(全市第一梯队中第一);“探索构建大学生引进和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探索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出海便利化改革”两项工作入选2025年全省人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试点项目;宁波市技能大赛斩获5金3银4铜,创历史最佳成绩;海天“蓝金领人才工厂”“引才+实训+高质量就业”模式获人社部高度肯定;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人力资源赋能研究院落地,全省首创、自主研发“浙里智仑办”系统成功应用等工作获肯定性批示。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构建“来仑就好”服务矩阵,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截至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0532人(全市第一),登记失业率2.44%,持续保持低位。一是稳岗优工兜牢底线。制定稳就业工作方案,建立失业应急处置机制,开展涉美贸易企业阶段性用工监测100余家次,全面落实稳岗就业、社保缓缴等政策。二是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升级免费住七天活动,新春就业直通车系列活动获国家级媒体报道推广。构建“三招”联动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动态帮扶机制,失业人员再就业4692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43人。三是零工市场升级覆盖。打造“1个市场+N个站点”零工服务矩阵,发布岗位3万余个。新建全市首家高校零工驿站,零工市场“爱心早餐”相关活动获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推广。
(二)拓宽“职达XX”引才路径,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全区集聚新来甬大学生11859人(1-5月),总量全市第二。上半年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209.9亿元,增速达29.57%,列全市第一梯队中第一,累计建成35家博士后工作站(其中国家级13家)。一是招引服务沉浸式拓展。开展“职达XX”春季大型招聘会,线上线下汇集160余家企业、3.5万求职者,助力节后复工复产。建立“大数据+铁脚板”机制,组织140余家次企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28场,创新推出“考场+职场+兜底服务”三位一体招聘模式。二是产才双链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构建大学生招引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预测模型,助力产业人才招引更加精准有效。三是人力资源产业持续壮大。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探索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出海便利化改革。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人力资源赋能研究院落地,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向人力资本经营者转变,相关做法获潘书记肯定性批示。
(三)深化“技赢未来”产教融合,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截至6月底,全区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6479人次,新增各类技能人才5225人、高技能人才3483人。一是细化政策引领。聚焦技能人才成长全周期,制定出台XX区技能型社会建设十二条及配套实施细则,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培育“同频共振”。二是优化以赛促学。推出“技赋XX-工匠出彩”精进营20场,“港城技能之星”系列竞赛19场,吸引参赛3780人次。市级技能大赛斩获5金3银4铜,金牌总数居全市第二,创历史最佳。三是强化模式推广。以产业人才学院总院为牵引,打造“五维聚能”技能人才贯通发展体系,“引才+实训+高质量就业”培育路径获人社部高度肯定。海天“蓝金领人才工厂”技能人才培育经验在全国座谈会作典型分享,与华为公司、小米汽车等国内知名行业龙头同台参会。
(四)擦亮“安薪XX”金色名片,强化高水平社会保障
截至6月底,共受理欠薪线索件3596件,按期处置率100%。处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1658件,调解成功率81.46%,居全市第二。一是“防治”同频护和谐。打赢冬季治欠攻坚战,妥善答复线索件495件,守牢“三个不发生”底线,相关工作获潘书记肯定性批示。创新推出企业和谐指数四维“画像”,完成企业用工体检372家,“开工第一课”覆盖全区152个重点在建项目。国内首个跨区域海上重大工程综合性服务平台—“枫桥服务驿站”正式启用,实现从源头处置船员劳工欠薪向化解涉海工程类欠薪迈进。二是数智赋能提质效。全省首创、自主研发“浙里智仑办”系统,实现人工智能辅助政务处理的成功应用,相关做法获市委办公厅《宁波信息》刊发,潘书记肯定性批示。推进工伤“提效降险”一件事数字化项目,搭建工伤认定智能服务框架。三是民生保障促共富。深入推进全民参保扩围提质,截至6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万人。稳步推进城乡居保缴费提档工作,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助力我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民生护航,就业服务再升级
一是聚焦重点群体。加快推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名制帮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