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项目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委、市政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抓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规模扩大、推进速度加快、结构质量优化”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投资总量实现新突破。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XX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项目投资完成XXXX亿元,同比增长10.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X.X个百分点。
(二)重点项目推进势头强劲。全市XXX个省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XXX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8.5%,超序时进度11.8个百分点。其中,XX新能源电池基地、XX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XX新材料研究院等15个投资超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XX快速路网、XX中心医院新院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加快建设。
(三)项目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项目投资成为主动力,1-8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6.8%,“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58%,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同比增长8.5%,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62%。?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坚持高位统筹,压实“四级联动”项目推进责任。一是市级领导带头包保。市级领导同志每人包保推进2-3个重大项目,定期深入项目现场,“一对一”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征地拆迁、规划审批、要素保障等难题。今年以来,市级领导累计召开项目调度会80余次,解决具体问题150余个。二是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项目单位”四级联动机制。逐级明确责任主体,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全市一盘棋、上下齐发力”的项目攻坚格局。三是严格督查考核。将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每月通报、每季点评、半年观摩、全年总结,对项目引进、建设、投产等各环节进行量化打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挂钩,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要素优先,破解“人地钱”等瓶颈制约。一是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重大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处置“僵尸企业”、收储闲置土地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3500亩,为新项目落地腾挪了空间。二是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资金,今年共争取专项债资金XX亿元,重点支持了210个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深化政银企对接,举办4场重大项目融资推介会,签约金额达XXX亿元。三是强化人才和用能保障。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组织“百家名企进高校”等招聘活动,为重点项目引进各类人才5000余名。优化用能审批流程,对重大项目实行“即报即批”,保障了XX化工新材料等高耗能项目的用电、用气需求。
(三)坚持服务提优,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营商环境。一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将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对重点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提供“一对一”全程代办服务。今年已有32个重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二是创新项目管理服务。开发建设了“XX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项目立项、审批、建设、竣工、投产等各环节进行动态跟踪和智能预警,实现了项目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三是主动靠前解决难题。深入开展“项目建设问题清零”专项行动,通过企业反映、部门排查、领导调研等方式,梳理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135个堵点难点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限,目前已销号解决128个,问题解决率94.8%。
三、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项目建设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
一是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能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作用强的百亿级龙头项目偏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