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代表在全市庆祝第xx个教师节茶话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7篇)
目录
1.在平凡岗位上践行教育家精神 2
2.让教育家精神贯穿每一堂课 4
3.努力成为教育家型教师 6
4.为特殊儿童铺设一条希望之路 8
5.三代人传承创新,诠释教育家精神 10
6.塑造全面发展的个体 11
7.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12
在平凡岗位上践行教育家精神
教育是神圣而伟大的事业,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家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在xx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知学好数学的方法很多,但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省教学名师培训期间,我大胆提出“xx”的教学主张,在导师的鼓励下撰写并出版了个人专著《xx》。近年来,“xxx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带着“易趣”的教学主张奔赴xx、xx、xx、xxx等地,通过开展讲座、上示范课等方式传播“易趣”理念,帮助更多的孩子学好数学,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近几年我校注重家校社协作,分别聘请xx市xx派出所、xx省妇幼保健院、xx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人员任综治副校长、健康副校长、科学副校长,还请大量的家长、社区志愿者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丰富学校的校本课程,走出家校社网一体化的育人新路。去年xx月,全国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会议在xx举行,教育部及各省(区、市)教育厅的领导莅临我校考察,对我校的德育工作及“党辉照和雅协同育新人”的党建品牌给予高度肯定。
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调整课间安排,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及周边可以使用的体育场馆,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让教育家精神贯穿每一堂课
我出生于教师家庭,深切感受到教育家精神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体现在每一堂课和每一次教育实践中。
我认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希望广大教师具备教育家的情怀。作为中学化学教师,我除了传授化学知识和培养学科相关能力外,还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理念,是教师追求高素质专业化成长的职业态度与岗位能力。我是在单位和师父对我名优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和指导下取得进步的,只有具备了学科素养和教育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教育家的追求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修为,是教师在道德规范和人格修养方面的自我完善。在我的心中,教师是面向阳光的幸运职业。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我建议,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进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将教育家精神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涵盖到各级教育评价中,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具化成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育人方式和成果评价、名优教师评价等方面的指标,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与育人功能。
努力成为教育家型教师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既是众多中国教育家共同精神特质的精要凝练,也是新时代期待涌现更多教育家型教师的热切呼唤,更是我们努力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行动指南。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我有四点思考:
一是报国之志是教育家精神的人格底色。涵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首要条件。作为党支部书记,我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稳固立德树人之“本”,以“中国红”的党建品牌为引领,为孩子们讲好中国故事。
二是创新突破是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表达。建设教育强国,不仅要有直面教育改革痛点难点的勇气,更要有扎根实践、以多样化策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智慧。我园坚持以生活化教育实践探索为抓手,努力破解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分离、课程的理念与实践脱节问题,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园社协同助力的生活化教育实践新样态。
三是终身学习是教育家精神的专业修炼。拥有终身学习的热情、持续反思的理性、自我革新的精神,是教育家型教师的必备特质。我园对生活化教育的研究,紧紧追随学前教育的改革步伐,持续突破问题圈,实现自我革新。
四是引领带动是教育家精神的责任担当。xx市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让更多孩子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同时通过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以及教育部新时代名园长工作室,让生活化教育在xx、xx、xx不同地区实现辐射与带动。
为特殊儿童铺设一条希望之路
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xx市星语学校20xx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做孤独症学生成长的守护者”的初心,努力为特殊儿童铺设一条通往希望与梦想的道路。
xx市特殊教育已有xxx年的发展历史,在全体特教人的不懈努力下,xx孤独症办学新样态得到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可。“支持xx市星语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打造成为新型特殊教育学校的典范”写入《xx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成为落实特殊教育普惠性的实践范例。
20xx年xx市教育局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0xx年xx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闽xx工作站在xx市xx学校挂牌。通过省级、市级带动,区级分片管理,与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及资源教师配合形成融合教育的服务网络,探索出适应特殊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样态。
通过xx特殊教育人的努力,孩子的核心障碍得到显著改善,孤独症家庭重拾信心,部分学生甚至实现庇护性就业,向着成为有尊严的社会人的目标迈进。
针对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我提两点建议:
一是促进融合教育,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普通学校接纳特殊儿童,如普校中招聘特教专业教师、为特殊学生提供专业化支持,实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学习。
二是数字赋能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和辅助设备,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学习资源。
三代人传承创新,诠释教育家精神
我们一家三代五口人接力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用热爱与执着、奉献与担当、
传承与创新诠释教育家精神。
我的外祖父和父母都曾扎根山区,经历过单人校的教学。我和妻子也长期在农村学校从教,深感农村学校硬件虽有极大改善,但城乡师资仍有差距。针对小学科教师偏少的现象,建议县域内对乡村教师开展一定数量的专项培训,推动乡村教师由专科型向全能型转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同时,加大集团内艺术类学科教师到小规模学校跨校走教的力度,助力提升乡村学校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xx年,xx小学与市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