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观XX孔庙学习政德观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关于参观XX孔庙学习政德观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近期,按照单位统一安排,我们赴XX市孔庙开展了主题学习活动。置身庄严肃穆的大成殿前,仰望先师圣像,穿行于古柏参天的碑林之中,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时代价值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感悟。结合此前我单位邀请有关资深专家所作的“中华文明探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报告,以及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再学习、再领会,现将此行的所思所悟汇报如下。
    一、走进圣人殿堂,感悟文脉传承的时代脉动
    XX市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承载儒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圣地。据了解,自前年完成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保护性修缮工程后,孔庙重新焕发了生机。2025年至今,游客接待量持续攀升,预计全年将突破20万人次,日均接待量稳定在1500人次以上,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这里定期举办的“开笔礼”“成人礼”等传统礼仪活动,吸引了大量青少年与家庭的积极参与,让古老的儒学智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与情感联结。?本文●出自如来写作网文☆库
    漫步其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人们来到孔庙,已远非简单的观光游览。这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从稚嫩学童在“学海无涯”牌匾下许下勤学之愿,到莘莘学子在杏坛前祈求学业有成,再到各行各业的参观者于碑刻铭文间探寻修身智慧,孔庙已然成为一个鲜活的文化课堂。它无声地诉说着中华文明“耕读传家”的传统,彰显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反映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回归渴望。这种百姓日用而不觉的文化自觉,正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最坚实的根基。
    二、以古为镜正衣冠,深刻理解为政之德的内涵
    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便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次孔庙之行,让我对新时代干部政德建设的重要性与核心要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三德”要求,与儒家修身治世的政治伦理思想一脉相承,为我们党员干部砥砺德行、淬炼党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坚守“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对今天的党员干部而言,“大德”就是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站得稳、靠得住。
    第二,守公德,就是要造福人民、勤政廉洁。儒家倡导“仁政”思想,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公德”的核心要义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永葆公仆本色。
    第三,严私德,就是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儒家特别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管子》有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私德”是干部政德的基础。我们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砥砺品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管好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将廉洁自律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三、学习重要论述,汲取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
    知行相资以为用。从孔庙的实体空间,到政德观的内在要求,再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宏大视野,我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升华。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专题报告中专家提出的“文德为立人之本、知识为立身之本、礼仪为治世之本”的“文明三本”见解,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赓续数千年的精神密码。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态度,推动传统文化与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