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国资委)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财政局(国资委)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立足财政职能,服务发展大局
    1.精准发力保障重点支出。持续加强税源管理,积极盘活国有资源资产,规范非税收入征管,实现收入应收尽收。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在复杂经济形势下为地方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科学统筹财政支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XX亿元,社会保障、科技等重点领域投入持续加大,民生等重点领域财政支出保持适当强度,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持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组织实施2024年度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XX亿元,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强化资产出租出借管理,上半年实现收入XX余万元。加快推动资产盘活,完成9334平米经营性闲置房产拍卖,实现财政收入XX万元。组织开展落实“过紧日子”专项检查、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等,持续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主动作为助力地方发展。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5.73亿元,支持全市48个重点项目建设,涵盖铁路、供排水、产业园区、棚户区改造等多个领域。9.67亿元资金快速拨付,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累计兑现项目11个,拨付资金XX万元,惠及企业11家。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完成政府采购进场交易883个,节约资金XX亿元,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XX万元促消费资金带动消费XX亿元,进一步释放财政政策乘数效应。
    4.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拨付XX亿元医保补助,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拨付XX亿元社保资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困难群众救助、残疾人事业发展等保障水平。XX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完成52.36亿元教育支出,有效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筹集体彩公益金XX万元,保障省十六运会相关工作开展。XX亿元衔接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发放XX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惠及农户107.41万户;XX亿元环保专项资金守护生态家园。
    5.坚决筑牢财政安全防线。上半年,“三保”支出XX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2%,支出保障责任落实较好。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省定限额内,债务规模基本适度、风险总体可控。足额编列财政还本付息年度预算,政府法定债务本息按时偿还。积极争取上级置换债券资金,隐性债务化解稳步推进。融资平台转型退出等工作有序开展,全口径债务监测机制筑牢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坚守金融底线,赋能经济提质
    1.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全市贷款余额突破XX亿元关口达到XX亿元,较年初增加XX亿元,同比增速7.93%,增量居全省第7;存款余额XX亿元,较年初增加XX亿元,同比增速7.58%,增量居全省第11,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2.产业投资基金有序推进。市级总规模XX亿元的3支产业投资引导母基金,已设立子基金7支,总规模XX亿;拟设立子基金5支,总规模XX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母子基金”架构的投资模式,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和领域。
    3.农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拨付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保财政补贴XX亿元,惠及农户超10万户,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全面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成功落地全省首单商业性小麦收获期保险,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4.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落实常态化政银担企对接机制,累计举办融资对接活动43场次,解决融资需求XX亿元。累计向金融机构推荐X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7个,协调11个项目获贷XX亿元。新发放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全市新增担保贷款XX亿元,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担保费率0.68%,累计减省企业融资成本XX万元。
    5.金融风险防控扎实有效。成立市级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专班,定期通报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监控处置情况。强化涉非风险排查处置,排查各类重点市场主体2万余家,发现处置各类涉非线索12条。依法加快推进4起陈案化解,坚决遏制非法集资案件增量,整体社会面保持稳定。持续强化金融监管,对辖内2600家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确定规范整治重点名单84家,完成整治任务9家。
    (三)深化国企改革,促进保值增值
    1.国有企业运行态势平稳。上半年,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6.8%;负债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5.6%,资产负债率62.3%,保持在合理水平。所有者权益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8.9%。全市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XX亿元,同比下降17.5%;利润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14.8%;净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15.1%,整体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2.深化国企改革成效显著。上半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完成约90%,超序时完成改革任务目标。持续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督导市属集团公司及其各级子公司加快推进公司章程修订、工商变更登记等。制定《专职外部董事选聘任用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专职外部董事入库和选聘任用程序。开展市属企业合规管理提升行动,规范企业决策行为。全面推动人事、劳动、分配“三能”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国资监管效能不断增强。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出台《XX市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25版)》,动态调整市属企业授权放权事项。持续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完成2023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薪酬测算等,拟定2024年经营业绩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工作,严控合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