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XX社区党支部关于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推进情况的报告

XX乡XX社区党支部关于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推进情况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决策部署,针对我社区党支部存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强、班子成员担当创新意识不足等软弱涣散问题,XX社区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自2025年初以来,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滚石上山的毅力,全面开展了集中整顿工作。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显著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呈现出崭新气象。现将整改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构建“三位一体”整改责任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区党支部深刻认识到,软弱涣散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松懈和责任上的悬空。为此,我们首先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拧紧责任螺丝,确保整改工作高位推动、高效落实。
    一是建立高效联动的领导机制。整改工作启动之初,乡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XX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并派驻经验丰富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联我社区,全程指导整改工作。社区党支部迅速响应,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整改工作专班,制定了详尽的《XX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工作方案》,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逐一明确,形成了“乡领导包抓、驻村干部指导、社区专班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地。
    二是压实到人到岗的责任链条。为杜绝“上热下冷”、责任虚化的问题,我们全面推行网格化责任管理模式。将整改方案中的三大类问题细化分解为12项具体整改任务,每一项任务均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人、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限,并签订《整改工作责任书》。党支部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普通党员之间层层传导压力,定期召开整改工作调度会,听取进展汇报,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对于进度滞后、效果不彰的责任人,由乡包联领导及时进行约谈提醒,以严格的问责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三是营造全员参与的整改氛围。整改不仅是“两委”班子的事,更是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的共同事业。我们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将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的目标举措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全面通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同时,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定期公示整改进展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激发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支持整改工作的内生动力,形成了齐心协力抓整改、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聚焦班子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淬炼担当作为的“领头雁”
    针对社区“两委”班子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创新意识不强等核心问题,我们坚持把建强班子、带好队伍作为整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优化结构、强化培训、激发活力”三管齐下,着力锻造一支懂政策、善治理、能带富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是优化班子结构,注入源头活水。我们积极配合乡党委,对社区“两委”班子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届中分析和综合研判。通过“内部挖潜”与“外部引才”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注重从现有年轻党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发现和培养后备力量,建立了包含5名优秀人才的后备干部库;另一方面,成功动员2名在外经商的优秀乡贤回村任职,有效改善了班子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整改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51岁下降至4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从12.5%提升至50%,班子的整体活力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本领。为解决班子成员政策解读不深不透、发展思路不清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年度学习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全面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年内,共组织集中学习24次,邀请市县农业专家、党校教师、优秀村支书等来社区开展专题讲座8场,内容涵盖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运营、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累计培训党员群众150余人次。同时,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赴XX市XX村、XX区XX社区等先进地区进行对标学习和考察交流,亲身感受发展变化,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切实解决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能力困境。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干事热情。为根治班子成员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担当精神不足的问题,我们建立健全了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修订完善了《XX社区“两委”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将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产业项目落地、群众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直接挂钩,树立起“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一样”的鲜明导向。通过实施“党员先锋岗”“设岗定责”等制度,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化解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有效提振了整个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三、聚焦集体经济壮大与产业升级,激活持续发展的“造血干细胞”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破解社区发展难题、提升组织服务功能、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根本之策。针对集体经济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增收渠道单一的短板,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多轮驱动,全力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着力构建稳定长效的增收机制。
    一是精准摸排资源,科学规划发展路径。社区党支部牵头,联合驻村工作队、经济能人、群众代表等组建了产业发展调研小组,对全社区的土地资源、闲置资产、劳动力状况、传统产业优势等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拉网式摸底排查。在此基础上,我们摒弃了过去“拍脑袋”决策的模式,聘请XX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进行实地勘察与论证,共同编制了《XX社区未来三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稳定一产、拓展二产、培育三产”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以“特色种植+农产品初加工+生态观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
    二是盘活闲置资产,实现“死产”变“活钱”。过去,社区一处近800平方米的废旧小学校舍长期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存在安全隐患。整改期间,我们通过多方接洽和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XX服装加工厂入驻。社区投入资金约20万元对校舍进行修缮改造,并以“固定租金+收益分红”的模式进行合作。该项目不仅每年可为社区集体经济带来稳定租金收入8万元,还就地解决了社区40余名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这一举措成功将沉睡的资产转化为持续增收的源泉,实现了集体、企业、群众三方共赢。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一村一品”。针对传统农业效益低下的问题,我们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了XX社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统一引进优质XX、XX等中药材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并与XX药业集团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协议,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拥抱“互联网+农业”,在乡政府的支持下,投入5万元建设了社区电商服务站和直播间,由返乡大学生党员担任“主播”,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带货,销售社区的蜂蜜、土鸡蛋、手工红薯粉等土特产。自2025年6月运营以来,线上销售额已突破15万元,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四、整改成效初步显现,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近一年的集中整顿,XX社区党支部的软弱涣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性的成效,呈现出党群关系更融洽、经济发展更有力、社区治理更有效的良好态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5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