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财险XX中支二季度风险监测分析会上的总结讲话

在XX财险XX中支二季度风险监测分析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X中支2025年第二季度风险监测分析会,既是一次精准的“风险会诊”,也是一次关键的“工作部署”。刚才,XX同志传达了二季度风险监测指标的整体情况,相关部门对各自负责的红色预警指标进行了深入、详实的原因剖析和整改汇报。大家的发言,问题导向鲜明,数据支撑有力,措施思考深入,充分体现了我们直面风险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担当。可以说,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必要、很有成效。
    风险管理金融企业的生命线,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防范化解风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让全体干部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时刻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真正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行动上有的放矢,确保公司在稳健经营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下面,我结合刚才的通报和大家的汇报,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当前风险防控的严峻形势与复杂性
    今年上半年,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业务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态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在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方面,我们继续深耕细作。我们持续推动的XX大蒜产量保险、商业性耕地目标地力保险等创新农险产品,为保障地方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在应对XX地区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时,我们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完成理赔,履行了国企的社会责任。同时,我们在绿色保险领域的探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为XX地区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成绩面前,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从刚才通报的二季度风险监测指标来看,我们面临的风险压力依然巨大,一些潜在的风险点不容忽视,特别是几项亮起的“红色预警”,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综合来看,当前我们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风险和挑战:
    第一,业务经营风险的压力持续加大。从通报数据看,我们的综合成本率指标亮起了红灯,二季度末达到了99.7%,虽然仍在承保盈利区间,但已逼近盈亏平衡点,同比上升了1.8个百分点。这背后反映出市场竞争白热化带来的承保端压力,以及赔付成本刚性上涨的双重挤压。部分险种,特别是车险和部分非车险业务,赔付率居高不下,费用管控的精细化程度还有待提升。此外,我们在农险领域的快速发展,虽然是服务“三农”的亮点,但也意味着我们的风险敞口高度集中于自然灾害风险,一旦发生区域性重大灾害,将对公司的赔付能力和经营稳定性带来巨大冲击。
    第二,合规内控风险的根基仍需夯实。“无内控、不经营”。从日常检查和监管通报来看,一些顽固性、反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合作机构的销售行为管理仍存在漏洞,个别代理渠道为了追求业绩,存在销售误导、承诺返佣等违规行为,引发了客户投诉。二季度我们的万张保单投诉量环比上升了5.3%,虽然绝对值不高,但增长趋势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同时,反洗钱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监测的精准度和深度有待加强。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一旦累积,就可能演变为侵蚀公司信誉、引发监管处罚的重大风险。
    第三,操作与技术风险的防范能力亟待增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我们的业务流程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等技术风险也日益凸显。二季度虽然未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但风险排查中发现,部分环节的数据权限管理不够严格,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仍需加强。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或系统宕机,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严重影响客户体验和品牌形象。
    第四,队伍建设中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员工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至关重要。当前,部分员工的风险意识依然淡薄,存在“重业务、轻风控”的惯性思维,对制度规程的敬畏之心不足。在干部队伍中,也存在少数管理者对风险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这种思想上的麻痹,是滋生各类风险隐患的最大温床。
    这些问题,既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因素,更有我们自身管理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主观原因。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这些风险点进行再审视、再评估、再加固,决不能让小风险演变成大问题,决不能让局部风险扩散为系统性风险。
    二、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系统全面的“大风险”管理观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和定义风险管理。不能再简单地将风险管理视为某个部门的职责,或者仅仅是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技术手段。必须在全公司范围内,树立起系统全面、贯穿始终的“大风险”管理观。
    一是要深刻理解风险管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是硬道理,但没有安全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追求的不是一时的规模扩张,而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不是“两张皮”,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本身就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它能帮助我们精准识别市场机会,科学厘定费率,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各部门、各条线都要彻底摒弃“风险管理阻碍业务发展”的错误观念,真正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业务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
    二是要深刻理解风险管理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金融是国之重器,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有金融企业,我们开展的每一项业务,都不仅仅是商业行为,更承载着服务国家战略、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我们承保的农业保险,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提供的责任保险,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生产和民生保障。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就是我们对党和人民最基本的承诺。全体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三是要深刻理解风险管理是需要长期培育的文化自觉。最坚固的防线,是思想的防线。健全的制度、先进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更根本的是要培育一种“人人讲合规、事事为风控、处处有敬畏”的风险文化。这种文化,源于对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绝对敬畏,要求我们做任何决策、开展任何业务,都要先把合规的尺子量一量。这种文化,源于对客户利益的高度负责,要求我们始终将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以诚信服务赢得市场。这种文化,还源于清正廉洁的金融从业风气,要求我们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让清廉成为我们最鲜亮的底色。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案例警示、文化融合,让风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每一位员工的思维习惯和行动自觉。
    三、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在攻坚克难中全面提升风险化解与驾驭能力
    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行动。针对二季度暴露出的风险点和当前面临的挑战,下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们必须聚焦重点领域,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切实把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聚焦业务质量,坚决打好承保效益保卫战。综合成本率这根“生命线”必须牢牢守住。承保部门要牵头,对现有业务结构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评估。要坚持“效益导向”,优化业务组合,对长期亏损或高风险业务,要果断采取缩减、调整或退出措施。要加强对大项目的风险评估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