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精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做好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决策部署,我县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将换届工作作为当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和核心任务。自准备工作启动以来,全县上下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各项前期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与指导思想
本轮换届工作是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全县预计将有XX个行政村和XX个社区参与本次换届选举,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任务艰巨。我县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以选优配强“两委”班子为核心目标,以平稳有序完成换届任务为底线要求。总体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发扬民主,配强班子,优化结构,提升能力,确保换届过程风清气正、换届结果人民满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已开展的主要准备工作
我县秉持“谋定而后动”的原则,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从调查摸底、人选培育、风险防范、责任落实四个维度入手,系统化、前瞻性地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一)深入调研摸底,确保底数清晰
精准的研判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为做到“心中有数”,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纪委监委、民政、农业农村、信访等部门,组建联合调研组,自上而下对全县所有村(社区)开展了一轮全覆盖、穿透式的调查摸排。
1.班子运行状况“大评估”。深入各村(社区),通过座谈访谈、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对现任“两委”班子的政治表现、履职能力、工作实绩、群众口碑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重点关注班子团结情况、议事决策程序规范性、重点任务完成度以及群众满意度,形成“一村(社)一策”的班子运行分析报告,为换届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2.后备力量储备“大盘点”。动态更新后备干部人才库,深入了解后备人选的思想动态、能力特长和群众基础。重点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发现和储备优秀人才。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约1200余人,为实现“优中选优”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社情民意选情“大走访”。组织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进村入户,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对换届工作的意见建议和真实诉求。全面掌握可能影响换届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对选情复杂的重点村、难点村,提前进行分析预判,建立专门台账,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二)优化人选储备,建强骨干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是换届工作的核心目标。我县坚持把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整体功能作为人选工作的重中之重。
1.拓宽来源“育苗子”。实施“雏雁培育”计划,精准滴灌,对有潜力的后备人才,通过理论培训、政策解读等方式,提升其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同时,严格落实候选人资格联审机制,对照不得担任“两委”成员的负面清单,联合纪检、政法、信访等12个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挡在门外,确保人选“源头”纯净。
2.实践锻炼“搭台子”。坚持在事上练、在干中学,有意识地给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通过安排参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信访维稳、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进行实战练兵,提高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这种跟岗锻炼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检验其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更能观察其在群众中的口碑和威信。
3.动态管理“筛种子”。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对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及时纳入储备库重点培养;对表现平庸、能力不足或存在问题的,及时调整出库。通过“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确保人才储备库既有充足的“数量”,更有过硬的“质量”,为换届选举提供了一批靠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备选人才。
(三)聚焦风险防范,前置化解隐患
换届选举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我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将风险防控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力求抓早、抓小、抓苗头。
1.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结合前期的调研摸底,系统梳理和识别了五类主要风险:一是宗族、宗教、黑恶等势力干扰破坏选举的风险;二是因历史遗留问题、财务纠纷等引发的信访矛盾风险;三是因程序不规范操作引发的选举合法性风险;四是利用网络散布不实信息、恶意炒作的舆论风险;五是拉票贿选等违纪违法行为破坏选举风气的风险。
2.靶向施策化解矛盾。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对信访矛盾突出的村(社区),由乡镇党委书记包案,成立工作专班,限时化解;对宗族势力等影响较大的地区,提前做好宣传引导和重点人员稳控工作;对财务管理混乱的村,由县级主管部门牵头,全面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回应群众关切。
3.严肃纪律净化环境。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严肃村(社区)“两委”换届纪律的通知》,明确“十个严禁、十个一律”纪律要求。通过“致党员群众的一封信”、悬挂横幅、村村响广播等多种形式,将换届纪律宣传到户、到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同时,设立并公布了专门的举报电话和信箱,对涉及换届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坚持快速核查、从严处理,形成有力震慑。
(四)压实工作责任,构建联动机制
换届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1.明确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乡镇党委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特别是在乡镇层面,建立了乡镇党委主抓、党委书记亲自抓、包村领导直接抓、村党组织书记具体抓的“1+3”责任机制,将责任细化到岗、明确到人,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任务落实到底。
2.强化业务指导。县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分批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对乡镇党政正职、组工干部、民政干部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相关人员进行全员轮训。培训内容涵盖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操作流程、纪律要求等,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准确把握政策、熟悉程序、依法办事。
3.加强督促检查。县委成立了若干个换届工作督导组,由县级领导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对各乡镇的换届准备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督导重点包括责任是否落实、程序是否规范、风险是否可控、纪律是否严明等,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确保各项部署不折不扣执行到位。
三、历史经验借鉴与当前存在挑战
回顾上一轮换届工作,我县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一)经验借鉴
上一轮换届工作的实践表明,防范化解风险是确保换届平稳有序的生命线。主要经验包括:一是必须坚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