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5年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最新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我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更有力的步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全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约1850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居前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600亿元,同比增长8.2%,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投产或加快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也实现了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5%,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建设者们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依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大而不强、链而不精”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区虽然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但在产业链的顶端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我们的掌控力还不够强。部分产业仍处于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龙头企业“顶天立地”的带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而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系统还不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二是创新策源“核而不尖、转而不快”的问题亟待破解。全区研发投入强度虽然逐年提高,2024年达到了3.2%,但与国内顶尖经开区相比仍有差距。我们拥有一定数量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但能够产出颠覆性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的原创性成果还不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转化渠道还不够通畅,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吸引、培育和集聚能力有待加强。三是营商环境“优而不见、放而不管”的风险依然存在。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我们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政务服务效率、法治保障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个别部门仍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问题。“放”的活力激发出来了,但“管”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同步跟上,事中事后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以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四是要素保障“紧而不缺、配而不优”的瓶颈日益凸显。随着发展的深入,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传统要素的约束越来越紧。如何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存量,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同时,在人才、资本、数据等新要素的配置上,市场化配置机制还不够完善,要素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烦恼,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勇气,迎难而上,精准施策,在解决问题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二、深化认识,抢抓机遇,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深刻内涵和明确要求的时代命题。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商务部正式印发了《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并将其转化为推动我区发展的具体行动。
    (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新质生产力”。经开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必须率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突破。这要求我们彻底摆脱过去依赖资源要素投入、低成本竞争的传统路径,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要将科技创新真正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不仅要关注应用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更要前瞻布局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努力成为区域的创新策源地。要把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占领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
    (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产业集群化”。单个企业的强大不是真正强大,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生态才是关键。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现代产业竞争已经演变为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竞争。必须强化“链式思维”,全面推行“链长制”,围绕我们的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要瞄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能填补空白、增强韧性的关键项目。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根植性强、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开放”。经开区的生命力在于改革,潜力在于开放。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的重点是破除束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向纵深发展,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开放的关键是制度型开放,要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投资、贸易、金融、人员往来等方面先行先试,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区内企业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四)高质量发展的形态是“产城融合”。经开区不能只是一个工业园区,更应该是一座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要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补齐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的短板,让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制造,让绿色成为经开区最鲜明的底色和最持久的竞争力。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对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聚焦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产业能级跃升为核心,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我们要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等细分赛道,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园、*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关键零部件和高端整机产品上实现突破。在新材料领域,要聚焦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