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公司2025年度年修启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5年度年修启动会,标志着公司本年度最重要的一项设备保障战役正式拉开序幕。首先,对前期为本次年修进行大量细致筹备工作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上的同志们,以及即将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各相关方单位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召开这次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进行一次总动员、总部署,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本次年修任务能够安全、优质、高效地圆满完成,为公司下一阶段的稳产高产和长远发展,夯实最坚固的设备基础。刚才,生产部负责人对年修的总体方案、核心目标、组织架构和推进计划作了详尽的部署,XX副总经理也从具体执行层面提出了非常具体、非常有针对性的要求。我都同意,希望大家务必深刻领会,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公司的整体战略和当前面临的形势,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刻理解本次年修的战略意义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本次年修绝非一次简单的停机检修、设备维护,而是关系到公司未来一年乃至更长时期市场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的一次关键性、战略性“大考”。
从外部宏观环境来看,钢铁行业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根据统计,2024年全国冷轧薄板累计产量达到约4740.7万吨,同比增长了3.8%。这组数据背后,是各大钢企都在全力以赴抢占市场份额,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压力空前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谁的产品质量更稳定、谁的交付周期更可靠、谁的生产成本更具优势,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切的根基,就是我们设备的健康水平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日益严苛。环保政策持续收紧,据测算,吨钢碳排放成本预计将增加10%到15%。这意味着,过去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推动节能降耗、实现绿色生产,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更是决定企业未来生存权的“生命线”。
从公司内部发展来看,过去一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产线长期保持高负荷、高强度运行,为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转,必然会带来精度下降、隐患累积、效率衰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本次年修中得到系统性、根治性的解决,就如同在人体内埋下了“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爆发,造成非计划停机,直接冲击我们的生产节奏、产品质量和合同履约能力。因此,本次年修的核心任务,不仅仅是“恢复”设备机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检修实现设备性能的“提升”,通过技改实现生产工艺的“优化”,通过升级实现运营效率的“超越”。
所以,看待本次年修,必须跳出“就检修论检修”的狭隘视角,要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它是一次为设备“强筋健骨、补充能量”的休整,更是一次推动公司技术进步、管理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契机。每一个检修项目能否按时完成、每一项质量指标能否精准达成,都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在市场上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挨打。全体参战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统一,以对公司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这场硬仗中来。
二、聚焦关键,以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引领年修工作
本次年修,不仅要完成常规的维护保养任务,更要瞄准“绿色化、智能化”的行业发展方向,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精益的管理思想贯穿于检修全过程,实现从“修好”到“用好”的根本性转变。
第一,要以技术升级为核心,推动关键设备性能实现新突破。此次年修,计划实施的多个技改项目是重中之重。比如,XX产线计划引入的高效酸洗技术其目标不仅仅是提升酸洗效率和表面质量,更是要显著降低酸雾排放和固废产生,这是典型的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生产的实践。再比如,1XX线计划对炉区温度控制模型进行优化,并引入新的智能传感监测系统,旨在实现更精准的能源控制和设备预测性维护。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实施难度大,相关专业组必须提前把技术方案吃透、把施工步骤做细、把风险预案备足。要成立专门的技术攻关小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确保新技术、新工艺能够成功落地,真正转化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强大动力。
第二,要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检修过程的质量与效率。精益求精,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更要体现在检修的每一个细节中。本次年修,必须把精益管理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
一是在项目策划上要“精”。所有检修项目,都必须有明确的检修项目清单、详尽的工序卡、严谨的质量验收卡和科学的修后目标。在年修启动前,各专业工程师就应组织制定详细的检修项目验收标准,明确每一个螺丝的紧固力矩、每一个轴承的运行温度、每一处间隙的配合精度。这种精细化的策划,是确保检修质量的根本前提。
二是在过程控制上要“益”。要大力推行“小时工序清单”管理模式,将总工期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小时、每一个工序、每一个责任人。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检修进度的动态跟踪和精准管控。同时,要充分利用本次停机契机,强化设备停机点检及基础润滑、紧固等基础工作,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杜绝任何形式的“走过场”。
三是在资源配置上要“省”。这里的“省”,不是简单地省钱,而是指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备品备件的管理要精准,既要保障供应,又要避免积压浪费。人力资源的调配要科学,要根据各阶段检修任务的轻重缓急,动态调整,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后勤保障必须坚强有力,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临时突发新增检修项目,必须提前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明确联络对接人员及职责,确保不影响既定起车时间。
三、强化执行,以铁的纪律和协同作战确保目标达成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执行。如果执行力跟不上,再好的方案也只是一纸空文。本次年修任务重、时间紧、交叉作业多、安全风险高,必须用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和高效的协同,筑起三条不可动摇的“生命线”。
第一条生命线:必须守住“零安全事故”的绝对红线。安全是“1”,其他的一切都是跟在后面的“0”。没有了安全这个“1”,所有的成绩都将归零。在安全问题上,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没有任何余地可退。
一要严格落实安全制度。所有作业,必须无条件执行“先开票、后作业,先检测、后进入”的原则。无论是本公司员工,还是外委单位人员,一把尺子量到底。任何形式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到“作业不结束、监督不撤离”,对动火、高处、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必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旁站式监督。
二要压实全员安全责任。现场的每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内外部,都是安全员。发现任何安全隐患、任何违章苗头,任何人都有权、有责任立即制止、立即叫停。决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心态,更不能有“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麻痹思想。对于不确定的风险,宁可不干、也要先问清楚,绝不能心存侥幸、冒险蛮干。
三要加强外来人员管控。本次年修恰逢XX重要会议期间,外部环境要求更高。综合管理部门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要求,加强对外委单位人员的管控。所有外委人员进厂前,必须提前提交人员花名册,完成背景核查和安全培训,所有手续齐备合规后方可进场作业。要确保每一个进入现场的人,都清楚我们的安全规定,都具备基本的安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