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近期内审工作情况的报告

XX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近期内审工作情况的报告
    尊敬的XX副市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提升涉农政策执行效能与资金项目管理水平,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市农业农村局于近期组织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本次内审聚焦涉农政策落实和涉农资金项目两大核心领域,旨在全面检视工作短板,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内审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本次内审工作坚持以服务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展开。为保障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内审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内审工作专班。专班成员共计8人,专业背景涵盖财务会计、农业经济、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包含注册会计师1人,中级审计师2人,形成了专业互补、协同作战的复合型团队。
    在审计方法上,我们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科技强审”理念,推动审计工作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数据化转型。审计期间,充分利用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对海量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和深度挖掘。例如,通过对惠农补贴发放数据与农户基础信息数据的交叉验证,精准排查补贴发放中的异常情况。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对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进行非现场核查,有效提升了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由“抽样审计”向“总体分析”的转变,为精准发现问题、客观公正评价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二、围绕核心领域,审计监督的主要发现
    本次内审紧扣农业农村工作特色,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政策执行末端和项目建设一线,力求织密织牢审计监督网络。
    (一)聚焦政策执行,评估惠农政策落实成效
    内审工作组系统梳理了2023年以来我市出台和执行的25项重点涉农政策,选取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产业发展扶持等关键政策作为审计重点,深入XX县、XX区等4个区县的15个乡镇进行穿透式审计。
    审计发现,我市各项惠农政策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政策的覆盖面和群众的知晓度不断提升,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单位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个别乡镇在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对补贴机具的核验流程不够严谨,存在将部分不符合条件的机具纳入补贴范围的风险。二是政策宣传引导的精准性有待加强。审计走访中发现,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户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农业保险等政策的知情率不高,未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影响了政策效能的最大化发挥。三是政策执行的协同机制尚需完善。在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的审视中发现,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盘点、登记和财务公开程序不够规范,存在与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不及时、联动不足的现象,削弱了监管合力。针对上述问题,审计组提出了强化政策培训、创新宣传方式、健全联动机制等6条具体建议。
    (二)紧盯资金监管,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阀”
    资金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血液”。本次审计将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作为重中之重,对2022至2023年度中央及省级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市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共计1.8亿元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审计过程中,创新采用了“账目核对+项目现场+农户走访”的三维审计法,对资金从预算编制、指标下达、拨付使用到绩效评价的全链条进行追踪。
    审计结果表明,我市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资金拨付流程总体规范,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但审计也揭示出一些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一是部分项目预算执行进度不理想。在对我局负责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改造提升等6个项目的部门评价复核中发现,个别项目因前期勘察设计不够充分、外部施工条件变化等原因,导致资金支付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资金整合与统筹效能有待提升。审计发现,部分区县在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使用上,仍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未能完全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个别领域的资金投向与本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三是末端支付环节存在风险点。在对部分乡镇的账务检查中发现,存在少量以现金形式发放劳务费、采购款项未使用对公转账的情况,虽然金额较小,但存在廉政风险和监管漏洞。对此,审计组已提出加快预算执行、优化资金投向、规范支付行为等9条审计建议。
    (三)护航项目建设,打好风险防控“组合拳”
    重大项目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本次内审重点关注了社会影响大、资金投入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组对全市范围内正在实施和近年竣工的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了全周期跟踪审计,覆盖了从项目立项、预算编制、招标采购、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到后期管护的各个环节。
    审计发现,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逐年提高,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项目建设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规范之处。一是个别项目的建设标准执行不够严格。通过现场勘查和图纸比对,发现有2个项目的田间道路厚度、灌溉渠深度等指标与设计要求存在细微差距,可能影响其长期使用寿命和功能发挥。二是项目内控管理有待加强。审计抽查了部分项目的合同、监理日志、验收报告等档案资料,发现存在资料归档不及时、不完整的问题,尤其是在工程变更、材料核价等关键环节的记录不够详尽,为后续的管护和审计监督带来不便。三是采购环节的监管需要进一步强化。针对部分项目涉及的小微自行采购,审计发现其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在供应商选择、价格审定等方面存在程序简化、监督缺位的情况,容易滋生廉洁风险。审计组已就此提出完善施工标准、强化过程监理、健全采购内控等7条建议,旨在推动项目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三、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抓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审计的生命力在于整改。我局高度重视本次内审发现的问题,坚持“揭示问题”与“解决问题”一体推进,确保审计成果落地见效。
(一)建立清单台账,压实整改责任。针对本次内审发现的各类问题,我们逐一梳理,建立了“审计问题清单化、整改责任实名化、销号管理动态化”的工作台账。共计向6个相关科室及下属单位下发审计发现问题反馈意见28条,明确了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目前,已完成整改24条,对剩余4条需要持续推进的复杂问题,正在动态跟踪,确保所有问题见底清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