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总结前一阶段整顿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问题剖析会,更是一次责任落实会、任务加压会。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精准发力,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这场硬仗,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的组织根基。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整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弱在战斗力、散在凝聚力、乱在执行力,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成为党的肌体上的“中梗阻”,严重削弱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我们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整顿工作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是检验我们“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经验交流。
    第二,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正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的,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是有效推进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县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产业要发展、项目要落地、乡风要文明、治理要有效,哪一项离得开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一个班子软弱、人心涣散的村庄,不可能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更谈不上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践反复证明,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头雁”。只有把这些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变成干事创业的“先进村”,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才能真正变为美好现实。
    第三,这是高标准完成村“两委”换届的组织准备。按照时间节点,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换届质量直接决定着未来五年我县农村发展的质量。如果在换届前,我们不能彻底解决一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净化政治生态,选优配强班子,那么换届选举就可能出现“带病参选”“带病当选”的情况,甚至引发矛盾纠纷,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因此,此次集中整顿,就是一次换届前的“大扫除”“大体检”,目的就是要为换届选举扫清障碍、夯实基础,确保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
    自去年以来,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县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排查整顿工作。全县累计排查确定了XX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治。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整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已有XX个村党组织完成了整顿提升任务,通过了县级评估验收,整改完成率超过80%。比如,过去的XX村,班子不团结,村务不公开,群众意见很大,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通过选派得力第一书记,调整优化班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合作社,不仅化解了常年积累的矛盾,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这些变化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思想上真重视、工作上真下沉、措施上真过硬,就没有整顿不好的软弱涣散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一是整顿标准不够高。个别乡镇(街道)存在“过关”思想,满足于“摘帽子”,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挖掘不够,整顿措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导致问题反弹风险较高。二是“造血”功能仍然偏弱。部分村庄的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规划和设想阶段,缺乏能够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依然薄弱,党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没有及时固化为制度,常态化排查、动态管理、巩固提升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存在“雨过地皮湿”的现象。四是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少数包联领导和单位“挂名”不“出征”,帮扶措施不具体、不解渴;个别乡镇(街道)党委主体责任扛得不牢,对整顿工作的日常调度和跟踪问效抓得不紧。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拿出硬招实招,逐一破解。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整顿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打蛇打七寸,治病要除根。软弱涣散成因复杂,表现各异,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一刀切”“齐步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确保整顿工作见真章、求实效。
    第一,扭住“班子建设”这个根本,建强引领发展的“主心骨”。
    一个好班子,能带出一支好队伍,干出一番好事业。整顿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把村级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这个“领头雁”选好、育好、管好。一要精准选配“领头雁”。对班子不健全、书记长期缺职或不胜任的村,要拓宽选人视野,下大力气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对情况特别复杂、本村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县乡两级要有决心,果断选派优秀机关干部下派挂职,切实改变村庄面貌。二要全面提升能力素质。要分级分类抓好对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轮训,重点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群众工作方法的培训,让他们既有想干事的愿望,更有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三要充分发挥帮扶力量。县级包联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县直包联单位要人往下走、心往下沉,不能只送几袋米面、慰问一下就了事,要真正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解决实际困难。派驻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牢记使命,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与村“两委”干部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第二,夯实“产业发展”这个基础,培育群众增收的“发动机”。
    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村庄,党组织说话就没有底气,服务群众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作为衡量整顿成效的硬指标。一要精准谋划产业项目。要立足各村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拍脑袋”决策,更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鼓励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元业态,形成“一村一品”甚至“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二要强化资金政策扶持。县财政今年已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设立了XX万元的软弱涣散村整顿专项提升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这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产业发展启动。县发改、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在项目安排上,优先向这些村倾斜,形成“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民意走”的良性循环。三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要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既能在产业链上就业,又能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真正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
    第三,筑牢“制度规范”这个保障,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生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软弱涣散村往往是制度虚化、管理混乱的重灾区。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村级治理走上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一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要规范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让党的组织生活真正严肃起来、活跃起来,切实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政治荣誉感。二要健全村级民主治理机制。要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晰权力边界,规范运行流程。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及时公开决议和实施结果,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要持续深化正风肃纪。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特别是侵占集体“三资”、在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