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关于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的情况报告
为确保XX年度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开展,根据省、市、县关于换届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相关政策文件精神,XX乡党委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立足本乡地域广阔、生态地位重要、基层治理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通过前瞻部署、精准发力,扎实开展换届选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为选举工作正式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谋定后动,系统构建换届工作总体布局
乡党委深刻认识到,换届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换届选举的成败。为此,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学习与调查研究,确保各项准备工作有章可循、走深走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政策研习。换届准备工作启动伊始,乡党委便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XX乡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25年3月上旬召开了全乡换届前期工作动员部署暨政策培训会。会上,集中传达学习了省、市关于本次换届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对上级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的通知》等纲领性文件进行了逐条解读,确保乡、村两级干部准确把握政策边界、纪律红线和程序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并印发了《XX乡XX年度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同时,为保障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级批复及本乡财政状况,初步核定了换届工作专项经费共计XX万元,该预算主要覆盖宣传材料印制、工作人员培训、会务组织、资产清产核资以及调研差旅等关键环节的支出。
(二)深化基层调研与风险摸排。为全面精准掌握村情民意,乡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全体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自2025年3月下旬至5月底,深入全乡所有行政村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集中调研。调研组创新工作方法,将工作阵地前移至田间地头和牧民定居点,通过召开“田间恳谈会”“牧场恳谈会”、入户走访、个别访谈等形式,与超过500名党员群众、现任“两委”干部、合作社带头人、返乡青年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重点围绕现任班子运行情况、群众满意度、村级后备力量现状、产业发展瓶颈、历史遗留矛盾、生态管护责任落实以及群众对新一届班子的核心期盼等关键议题展开。通过此轮调研,共收集梳理各类意见建议120余条,排查出可能影响换届平稳进行的风险隐患点23个,并逐一登记造册,为后续的分类施策、精准化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聚焦问题清零与基础夯实。坚持问题导向,将化解矛盾、整顿软弱涣散组织作为换届准备的硬任务。一方面,根据前期调研摸排的情况,对照一、二、三类村的划分标准,对全乡3个行政村进行了精准画像和动态管理,对其中1个被初步划定为情况复杂、选情不明的村,由乡党委书记直接挂帅,成立专项工作组进驻,集中力量解决班子不团结、群众上访等突出问题,有效净化了选举环境。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先审计、后换届”的原则,乡纪委、经管站联合第三方审计机构,于2025年6月初全面启动了对各村的财务清查和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点对集体“三资”,尤其是草场承包、牲畜流转、生态补偿资金、项目款物等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与登记确权,确保账目清晰、资产明晰,为新老班子顺利交接扫清障碍。
二、严格标准程序,全面建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人才是换届成功的核心要素。乡党委着眼于未来五年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需要,创新实施后备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
(一)严把入口标准,拓宽选人视野。在后备人才的选拔上,旗帜鲜明地突出“双强双带”标准,即要求人选思想政治素质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并能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保护生态环境。选拔视野不局限于村内,而是放眼全乡,重点从思想进步的优秀牧民党员、扎根基层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懂经营善管理的畜牧业合作社带头人、有情怀敢创新的返乡创业青年以及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物色合适人选。特别注重选拔既熟悉农牧业生产规律,又善于做群众工作,并能熟练运用双语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复杂要求。
(二)严把选拔程序,确保公平公正。为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力,严格执行“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村党组织举荐、乡党委考察”的“三荐一考”阳光选拔流程。在推荐环节,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充分发扬民主,确保推荐上来的人选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在乡党委考察环节,由领导小组派出考察组,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初步人选的政治表现、能力水平、廉洁自律、群众口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考察,坚决防止“带病提名”。
(三)严把资格审查,筑牢政治防线。建立由乡纪委牵头,综治、派出所、司法、生态环保、信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乡级资格联审机制。对所有拟纳入后备干部库的人员,逐一进行“政治体检”,严格审查其是否存在违反党纪国法、涉黑涉恶、参与邪教组织、严重失信等“负面清单”所列情形。特别是对拟作为下一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重点后备人选,实行更为严格的审查标准,并征求县级相关部门意见,确保选拔出来的干部政治上绝对可靠、廉洁上绝对过硬。截至目前,全乡共精准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1名,队伍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其中,可作为“一肩挑”人选的6名,平均年龄38岁,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可作为“两委”其他成员后备的6名;另有懂产业、善经营的乡村振兴带头人9名,为换届选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三、实施多维赋能,加速后备力量成长与成熟
储备人才是基础,培养成才是关键。乡党委构建了“理论武装、导师帮带、实践淬炼”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后备人才搭建成长“练兵场”,促进其尽快从“后备队”成长为“主力军”。
(一)抓实理论武装,奠定思想根基。依托乡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等阵地,聚焦基层党建实务、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基层依法治理、群众工作方法等核心内容,定期举办后备干部专题培训班。自2025年5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