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镇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镇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2025年第三次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刚才,9位村支书代表作了述职,几位治理区的区委书记作了精彩点评,总结了第二季度的工作,也谈了下一步打算。镇长对全镇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下阶段重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都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筑牢思想根基,锤炼过硬作风,以更高标准锻造基层治理的“先锋队”
    基层治理的根基在于人,关键在于干部队伍的作风和能力。没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先锋队”,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一)要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拧紧思想“总开关”。全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放在首位。要深刻认识到,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坚决杜绝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净化我们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要让严守纪律、严守规矩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我们的队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靠得住、信得过、打得赢。
    (二)要推动工作作风根本转变,全面提升履职“高效能”。高效能治理,落脚点就在“效能”二字。我们的一些干部,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不主动、不积极,遇事推诿、办事拖拉。这种作风是高效能治理的最大敌人。必须彻底转变。要主动作为,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群众家中,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要优化方法,不能再用老一套的办法解决新问题,要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市场思维、互联网思维来推动工作。要提升效能,对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对群众的诉求,就要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解决,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
    (三)要推动监督体系织密织牢,切实筑牢制度“防火墙”。权力运行离不开监督制约,必须构建“全方位+常态化”监督网络。要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纪检监察、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力量,在镇政务大厅设立“作风监督岗”,开通24小时举报热线,对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要突出监督重点,聚焦项目审批、资金使用、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开展“点穴式”督查,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今年已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2次,通报批评不作为、慢作为干部8人,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要健全长效机制,将监督要求嵌入日常工作流程,通过“季度考评+年度考核”压实责任,让监督执纪问责成为常态,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聚焦主导产业,激活内生动力,以更强动能驱动区域经济的“双引擎”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电商和林果是我镇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富民强镇的“双引擎”。上半年,我们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标兵渐远、追兵渐近,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推动两大产业提档升级。
    (一)要全力构建电商产业新生态,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根据我镇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我镇上半年电商总销售额突破了亿元,同比增长%,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下一步,我们要从“点的突破”转向“系统集成”,构建完整的电商产业生态。一是要完善基础设施。要加快推进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的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全覆盖。要加大对冷链物流体系的投入,规划建设新的冷链仓储中心,增加冷库容量和冷链车辆,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二是要强化平台合作。要深化与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合作,持续办好“特产馆”,吸引更多本地商家入驻,上架更多优质农产品。要积极培育本土直播团队,力争下半年开展直播带货不少于100场,实现销售额翻番。三是要创新销售模式。要鼓励电商企业积极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展销会,主动与大型商超、餐饮企业签订直供协议。要大力推广“预售+团购”等新模式,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户收益。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力争全镇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实现新的突破,新增年网销额超千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2-3家。
    (二)要着力推动林果产业全链条升级,提升特色农业附加值。我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林果资源,根据相关统计,我镇优质林果种植面积已辐射带动发展至2.7万余亩,上半年总产值超过万元。但是,我们长期以来“重种植、轻加工、弱品牌”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有限。这块短板必须尽快补上。一是要在“优”字上做文章。要继续引进和培育优质林果品种,实施“林果上山”行动,扩大高品质林果的种植规模。要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广标准化种植和生态化管理技术,从源头上提升果品质量。二是要在“深”字上求突破。要大力扶持本地林果加工企业,鼓励他们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发果汁、果脯、果酒、果酱等深加工产品。像有的地区,仅果品加工产值就达到了亿元这说明深加工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要力争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培育1-2家产值过亿的林果深加工龙头企业,使我镇林果深加工产值实现翻倍增长。三是要在“响”字上下功夫。要整合全镇资源,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林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支持企业申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通过品牌建设,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三)要聚力推进乡村建设与治理,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需统筹“硬件提升+文化赋能+治理增效”三大抓手。人居环境要实现“颜值”与“气质”双提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污水管网铺设全覆盖,年内完成20个自然村的厕所改造。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利用闲置地块打造“口袋公园”“议事小广场”,让村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乡风文明要激活“传统”与“现代”双动能,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修缮古村落、老祠堂等文化载体,建设村史馆、文化礼堂10处。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用文明新风滋养乡村沃土。治理体系要构建“自治”与“智治”双引擎,完善“村党组织+村民理事会+乡贤参事会”治理模式,推行“积分制”管理,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搭建村级智慧治理平台,整合综治、便民服务等功能,实现矛盾调解、事项办理“一站式”解决,力争年底前村级治理数字化覆盖率达100%,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
    三、优化营商环境,狠抓项目落地,以更优服务打造招商引资的“强磁场”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一个地方发展快不快、后劲足不足,关键就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成效。全镇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以最优的服务、最强的保障,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建立健全全流程项目服务机制。招商引资不能是“一锤子买卖”,签了约不等于万事大吉,项目落地、建成、投产才是关键。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从线索挖掘、项目对接到落地服务、投产运营的全流程、闭环式服务机制。一是要全员动员抓线索。要鼓励镇村干部、企业家、在外乡贤等各方力量,积极挖掘有价值的招商线索,形成“人人都是招商员、处处都是招商环境”的生动局面。二是要专业团队抓对接。要组建专业的项目洽谈小组,对投资方的背景实力、技术含量、市场前景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要建立项目准入审议机制,对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引进来的都是优质项目、绿色项目。三是要专班服务抓落地。项目一旦签约,就要立即成立服务专班,提供“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协助企业办理立项、规划、环评、施工等各项手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用工、用电、用地等实际困难。
    其次,要压紧压实全链条项目责任体系。好的机制要靠责任来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传导压力。我们要明确一个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签约、谁负责、谁落实”的原则,项目落地的村、片区就是项目推进的第一责任单位。各村、各片区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同时,镇里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管行业也要管招商”的要求主动靠前服务,加强业务指导和要素保障,形成“属地主责、部门协同、全镇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对于投资方,也就是项目责任主体,我们也要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项目履约监管合同》明确其在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建设周期、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并约定相应的违约处置条款,确保项目方能够守法经营、依约建设。
最后,要健全完善全方位项目保障机制。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有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