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入职岗前培训班结业仪式上的心得体会

在新入职岗前培训班结业仪式上的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能够作为新入职人员的代表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这几天岗前培训的心得与感悟,我深感荣幸,也略感惶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同事,向为我们精心组织这次培训的院领导、政治部的各位前辈,以及在培训期间为我们倾囊相授的各位业务骨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为期数日的培训虽然短暂,但内容充实、意义深远。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与精神的“补钙”。从院史院情到部门职能介绍,从司法礼仪到审判业务实践,从廉政纪律教育到职业道德规范,这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课程,为我们这些即将踏入司法殿堂的新人,点亮了前行的灯塔,也为我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岗位要求,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此刻,站在这里,回望来时路,展望未来途,心中百感交集,我想用三个词来概括我的主要感受:锚定、校准与绷紧。
    一、锚定思想之航:从“公平正义”的宏大叙事到“案结事了”的微观实践
    在踏入XX法院的大门之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对我而言,更多是一种书本上的崇高理想,一种镌刻在法律典籍中的宏大叙事。它神圣,却也似乎有些遥远。然而,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聆听了院领导和资深法官们结合亲身经历的分享,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份沉甸甸的追求,并非悬浮于空中的口号,而是由我们未来工作中无数个具体而微小的行动所构筑的。
    培训中,我们系统学习了法院的组织架构、各业务部门的核心职能,从立案审查的严谨到执行工作的艰辛,从裁判文书写作的精妙到新闻宣传的审慎。我逐渐明白,人民群众感受到的公平正义,可能就体现在我们耐心细致的一次接待、一份条理清晰的文书草稿、一个规范严谨的庭审记录,或是一次将法理与情理融会贯通的释法明理之中。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可触摸的、有温度的司法实践。这种认识的转变,让我内心那份对法治的信仰,找到了坚实的落脚点。它如同一枚沉稳的船锚,深深扎根于司法为民的实践土壤之中,让我未来的职业航程,无论遇到怎样的风浪,都能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方向:那就是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真心与热忱,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踏实与勤勉,去守护法律的天平,让司法的温暖真正直抵民心。
    二、校准角色之舵:从“本领恐慌”的青涩学子到“主动求索”的司法新人
    从校园或社会步入法院,我们面临的是一次深刻的角色转变。坦白说,最初的几天,我的内心充满了忐忑与“本领恐慌”。面对庄严的国徽、堆积如山的卷宗和复杂的工作流程,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油然而生。这种感受,或许是我们许多新同事共同的情感体验。这种挑战不仅仅在于知识体系的更新,更在于心态、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全面重塑。
    这次岗前培训,恰如其时地为我们校准了角色之舵。院领导和前辈们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以一种平等谦和的姿态,分享他们从新人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是常态,持续学习是关键。这种坦诚的交流,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焦虑。培训课程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我们的需求,既有宏观的政治理论学习,也有微观的业务技能指导,让我们对未来的工作有了具象的认知。我认识到,完成角色转变,首先要摆正心态,放下曾经的光环,以“归零”的姿态,像海绵吸水一样,主动向身边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事学习。要多听,听他们的教诲和经验;要多看,看他们如何处理复杂问题;要多问,不懂就问,不耻下问;要多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多写,在实践中锻炼文书写作和逻辑思辨能力。学海无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将把这次培训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随时关注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积极融入团队,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自己,努力从一名略带青涩的司法“学徒”,成长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司法工作者。
三、绷紧纪律之弦:从“他律约束”的制度规章到“内心敬畏”的职业信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