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名党员进党校”专题培训的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旗委党校“千名党员进党校”培训中的一些粗浅感悟,我深感荣幸,也略感惶恐。这几天的学习,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像是一场精神的“补钙”和思想的“远行”。它让我暂时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抽离,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论根基、党性修养与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下面,我将从个人角度,汇报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和体会,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理论之思: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信仰淬炼
坦白说,在参加培训前,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有时会陷入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虽然通过日常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但总感觉隔着一层,未能真正触及其精髓和灵魂。这次培训通过系统化的课程,特别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度解读,为我打通了许多思想上的堵点。我开始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理论并非悬于高阁的抽象概念,而是植根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伟大实践,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深邃回答。它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我认识到,要真正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就不能满足于浅尝辄止,必须下苦功夫,学深悟透,努力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的转变。同时,我也在反思,理论学习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防止其与实践“两张皮”。培训结束后,如何将这份学习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习惯,将理论的滋养内化为行动的自觉,是一个需要终身作答的课题。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工作实践中反复印证、不断深化,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党性之省: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校准前行航向
党章党史的学习和庄严的党性教育,如同一面镜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审视自己入党时的初心和作为一名党员的言行。回望百年党史,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们的精神如同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对照这些先辈先烈,对照党员标准,我深刻剖析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来自卫生健康系统的党员,这种反思尤为具体和深刻。我们常说医者仁心,这“仁心”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高度统一的。党性要求我们忠诚于党和人民,而职业伦理要求我们忠诚于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将二者完美融合,是对我们党性最直接的考验。培训中的廉政教育和案例剖析,让我深受警醒。我认识到,医疗领域的一些不正之风,其根源在于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失守。这让我更加警醒,必须时刻用党纪国法这把尺子丈量自己的言行,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在面对患者的期盼、面对各种诱惑时,要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守得住底线。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党徽下的誓言负责,对人民群众的信任负责。党性修养绝非一蹴而就,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常修常炼,才能百炼成钢。
三、实践之悟:于“知行合一”间探索履职新路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如何将这次培训的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我们正处在推进“*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也迫切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次培训中,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给了我很大启发。比如,有老师提到了当前一些地方正在探索运用VR等沉浸式技术开展党性教育。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能亲身“走进”嘉兴南湖的红船,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天辟地大事变”的波澜壮阔,那种思想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一定会比单纯阅读文字来得更加深刻。这让我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理论和历史“活”起来,更好地走进人心里。这种创新的思路也触动了我对本职工作的反思。我们卫生健康工作,同样需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回到单位后,我将和同志们一起,不仅要在提升医疗技术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4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