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2025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有关会议部署,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系列重要精神,解读了我县今年的工作要点和提升方案,县教育局、XX镇、XX镇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经验,启发了思路。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清醒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首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XX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们的城乡面貌在持续创建中焕然一新。凭借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摘得“XX省文明城市”的桂冠,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肯定。各乡镇也奋勇争先,XX乡成功获评“国家卫生乡镇”,并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全县扎实开展“净街”“净路”行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一个个村庄、一条条街道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有序。这背后,是我们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坚守,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5%,空气优良率年均达到99%以上,为我们赢得了“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的殊荣。这些成绩,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是我们文明创建成果最直观的体现。
我们的社会风尚在价值引领中向上向善。我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五大创建”活动为载体,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去年,我们成功创建了10个“省级和美乡村”,完成了109个清洁乡村的认定工作,文明的种子在XX县的沃土上落地生根。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XX村委会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XX村的“积分+信用制”管理新模式被列入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我们连续9年被评为“平安建设”优秀市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我们的文化生活在创新实践中多姿多彩。我们着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品牌。特别是我们的“XX文化惠民”演出品牌,去年深入全县11个乡镇,累计开展了60场演出,吸引了大量群众热情参与,成为了深受百姓欢迎的文化名片。我们积极探索“赛事+旅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成功举办了35场大型文体赛事,其中跨年烟花许愿夜等活动吸引了超过4万人次参与,有效激发了城乡文化活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城乡居民体质合格比例达到95.2%,我们正朝着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城乡发展的硬件设施上去了,但部分市民的文明“软件”还未完全跟上,乱闯红灯、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领域的创建工作存在前热后冷、重牌子轻实效的问题,长效机制仍需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网络冲击、家庭教育缺位等新挑战,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水平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紧扣《2025年XX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和《提升方案》,精准发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第一,要以“五大创建”为统领,在深化内涵、拓展外延上下功夫。创建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推动文明创建从“要我创”向“我要创”转变,从“一时美”向“时时美”提升。
文明城市创建要提质增效。我们要巩固好“XX省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更要对标更高标准,朝着更高目标迈进。要下足“绣花”功夫,聚焦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窗口服务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让文明成为城市的内在气质。
文明村镇创建要突出特色。要把文明村镇创建与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千村一面”。要深入挖掘各村镇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产业特色,力争今年再成功创建5个省级、10个县级和美乡村,打造一批有底蕴、有颜值、有活力的文明村镇样板。
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要筑牢根基。各单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争当文明创建的排头兵。要广泛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以良好家风带动淳朴民风、引领和谐社风。各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优质的文明校园,让文明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第二,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在固本培元、润物无声上下功夫。“一老一小”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未来,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好的基础工程。
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战略工程、更是良心工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部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背后,反映出家庭监护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短板。必须坚持多部门联动,深入推进为期三年的“护苗”专项行动。要建好用好“护苗驿站”这个重要阵地,它自建设以来,已累计服务未成年人及家长超过5000人次,开展各类活动180余场。下一步,要推动“护苗驿站”在各乡镇实现全覆盖,并积极探索建立“校家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今年,我们要力争在全县范围内再选取至少5所学校,作为“校家社”协同育人重点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XX模式”,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要关爱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重要。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组织面向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要鼓励和支持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常态化的精神关爱和陪伴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第三,要以创新实践为载体,在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上下功夫。精神文明建设要接地气、有活力,才能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