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济文选》之智,启县域经济发展新程——县委书记中心组学习研讨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县委中心组组织的对《经济文选》的深入学习中,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经济文选》凝聚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经济工作的科学谋划,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下面,我结合自身学习感悟和县域实际情况,谈几点交流体会。
一、学《经济文选》,领会经济发展战略思维
(一)把握战略全局的高瞻远瞩
《经济文选》中处处体现着对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的精准把握。从宏观层面统筹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于我们县委书记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要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比如,我们县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资源优势和短期利益,而要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以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竞争态势。要找准自身在区域经济分工中的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坚持战略定力的稳健前行
经济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具备坚定的战略定力。《经济文选》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诸如市场波动、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轻易改变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例如,我们县确定了以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农业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但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不断巩固和壮大产业发展基础。
二、汲取《经济文选》智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经济文选》强调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升级的重要性。我们县的传统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和农业,这些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也面临着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等问题。我们要借鉴《经济文选》中的经验,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在农业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同时,要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经济文选》鼓励我们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们县要结合自身实际,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人才入驻。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以《经济文选》为指引,优化营商环境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经济文选》中体现了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视。我们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要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推行“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域交通网络,提高交通便利性。要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要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政策支持保障
政策支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等。要加强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从《经济文选》中感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经济文选》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要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加强城市和乡村的规划衔接,合理布局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区域。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要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要引导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要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要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新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育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