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件办理和重复信访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件办理和重复信访治理工作推进会,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重要指示的再落实,也是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发起总攻的誓师会。作为市委书记,我多次在接访一线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也痛心于个别干部“捂盖子”“踢皮球”的冷漠。巡视移交的信访件,是中央交给某某的政治答卷;重复信访的积案,是检验我们初心使命的经验交流。若连群众呼声都置若罔闻,谈何“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认清形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牢政治使命
做好巡视移交件和重复信访化解,绝非一般业务工作,而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大考。各级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
1.巡视移交件是“政治要件”,必须闻令而动
中央巡视组移交的信访件,承载着党中央对某某的信任和重托。2018年我们首创“四个强化”机制(强化领导分工、强化快查快办、强化质量把关、强化追责问责),仅用30天办结21件移交件,处分干部11人,其中1人移送司法。但当前,部分单位仍存在“选择性办理”倾向:对涉及利益复杂的“硬骨头”拖沓推诿,某县征地补偿案拖了8个月未结,引发群众重复越级上访——这就是政治站位滑坡的典型表现!
2.重复信访是“民生晴雨表”,必须源头根治
重复信访背后,往往是初信初访的“欠账”。大祥区学院路街道深塘社区的“空中蜘蛛网”问题,电缆垂落不足2米,群众三年投诉十余次无人解决,直到街道纪工委启动“纪检+信访”联动机制,45天完成1.2公里电缆入地,才终结这场“头顶上的危机”。反观我市信访数据:今年“一站式”矛调中心虽办结矛盾9054件,但重复信访占比仍达21.4%,根源就在于首办责任不落实、敷衍塞责。
3.法治化是“治本之策”,必须贯穿始终
新邵县五金厂宿舍下水道堵塞案,最初仅简单清淤了事,三个月后问题复发,群众再度上访。直到县信访局启动法治化流程,组织住建、法律顾问、居民代表三方听证,才彻底改造管网系统。这警示我们:没有法治思维,就跳不出“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怪圈!
二、聚焦关键、标本兼治,以“刮骨疗毒”的魄力破解顽瘴痼疾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在四个维度攻坚突破:
(一)打好巡视移交件办理“歼灭战”,确保件件铁案
包案攻坚“以上率下”
严格实行“一案一市领导”:我带头包联最难啃的3件“骨头案”,县市区委书记每人领办1件。借鉴新邵县“一案双交办”机制(同时交办属地和行业部门),对戴家片区超期安置等历史积案,7月底前制定“资金筹措+过渡安置+追责问责”三位一体方案。
流程再造“限时清仓”
推行“五步工作法”:
1.3日内见面实名举报人,签订《双向承诺书》;
2.5日内完成初步核查,报处置思路;
3.15日内形成调查报告,组织公开听证;
4.30日内依法作出结论,送达书面答复;
5.全程跟踪满意度,未达90%的一律重启程序。
质量管控“终身负责”
建立“三审终审制”:责任单位初审、信访部门复审、法律顾问终审。对报结材料“六不放过”:事实不清不放过、证据不足不放过、程序违法不放过、处理不公不放过、文书不规范不放过、群众未签字不放过。市纪委监委已成立专班,对去年以来办结的巡视移交件开展“回溯评查”。
(二)下好重复信访治理“先手棋”,推动事心双解
源头防控“治未病”
将“枫桥经验”某某化:
网格预警:推广某某县“基层治理九道防线”,网格员每日排查矛盾,通过“雪亮工程”APP直报预警;
首办问责:初信初访超期未办结的,对责任领导停职专抓,某县人社局因拖欠农民工工资案处理不力,分管副局长被就地免职;
多元调处:发挥信访社会力量人才库作用(“两代表一委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对200名重点人员“一人一策”帮扶,已成功转化顽固上访户37人。
类案攻坚“拔钉子”
聚焦城乡建设、劳动保障、自然资源三大领域:
征地拆迁类:开展“安置房清欠行动”,对全市超期安置项目挂牌督办,9月底前交付率须达100%;
欠薪欠保类:实行“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联合惩戒”制度,对恶意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公开曝光;
资源纠纷类:对农村林地权属争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组织测绘、确权、司法“三到场”。
法治赋能“树权威”
落实信访法治化“路线图”:
无理诉求:严格司法终结,如某重复信访人提出“超标准补偿”,经三级行政复核和法院终审后,信访局依法终止受理,并安排心理咨询师疏导;
违法上访:公安部门对围堵机关、殴打工作人员的7人依法刑拘,公开警示教育。
(三)织密长治长效“制度网”,根除病灶土壤
以改革破体制梗阻
打破数据壁垒:打通公安、住建、社保等12个系统,推行“一码诉求”平台(扫码即录入、进度实时查),企业办证时限从15天压至2小时;
打破责任真空: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