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化清廉机关建设,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高质量发展
清廉机关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需要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同时涵盖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市各级党政机关加快清廉建设,认真落实《中共市委关于推进清廉建设的意见》,切实在政治忠诚、理论武装、文化氛围、警示教育、监督保障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加强体系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更加突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更加突出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规制度的科学有效,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
(二)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策部署的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对于进一步培育清廉文化、完善清廉建设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关于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的实施方案》已明确规定了阶段性的目标要求,提出2025年清廉机关建设“四梁八柱”基本成型,2027年清廉机关建设成为具有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机关党建名片,2035年清廉机关建设各项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完善,指明了加快清廉机关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表。
(三)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全面打造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的需要。《市委关于推进清廉建设的意见》围绕全面打造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重点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打头的9个清廉单元建设,这是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为赋予新定位、擘画新蓝图,强调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对强化党内教育、打造干部队伍、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反对和惩治腐败等提出明确要求。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确保管党治党在现代化新建设全局中始终居于统揽地位、发挥关键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快清廉机关建设。
二、深化清廉机关建设,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筑牢思想之基,深化清廉机关建设的宣传阐释和理论研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深入把握清廉机关建设的内涵要义和实践逻辑,避免把清廉机关建设作为常规性党务工作。一是坚持理论宣讲的常态化,着力在讲准讲深讲透上下功夫。组建宣讲团,综合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认清清廉机关建设的地位作用,把准“六清六廉”的任务和要求。及时调研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把握分众化、差异化的思想需求,增强理论阐释的针对性,深入解读自我革命、对党忠诚、政德建设等理论问题,丰富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实地考察等形式,实现“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有机结合。二是坚持理论研究的长效性,着力在总结经验、建言献策上下功夫。突出课题研究,重点围绕清廉机关建设的优秀案例、监督考评机制开展专题研究,及时跟踪最新进展、及时总结正反面典型案例、及时形成具有指导借鉴意义的研究报告。加大各级机关的交流互鉴,用好党报党刊、决策咨询、理论研讨会等平台,及时在国家层面、市级层面亮出改革实践的优秀成果,引导机关党组织扬优势、补短板、提升工作水平。
(二)强化品牌意识,建立“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辨识度”的机关党建品牌矩阵。机关党建品牌是机关党建理念思路、方式手段、制度机制等创新发展的成果,是工作亮点、典型经验、具体成效的集中反映,有助于带动清廉机关建设整体提质增效。一是加强具有地域特色的机关党建品牌建设。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独具特色的历史名片。一体推进红岩先锋模范机关、“四强”党支部、“六好”党员的培育选树工作,围绕突出党建元素、鲜明辨识度、便于传播等要求强化品牌规划和凝练。注重体系化推进清廉机关品牌建设,打造清廉机关品牌矩阵。二是加快具有突出成效的机关党建品牌建设。围绕清廉机关建设的重点任务,既要每年考评阶段性任务实施情况,也要综合考评落实市委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的具体成效。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以打造党建品牌为名的形式主义,着力打造“党建+”业务、问题整改、榜样力量等方面的机关党建品牌,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三是健全完善机关党建品牌管理的配套制度。《机关党建品牌培育指南
(试行)》明确规定了机关党建品牌的构成要素、培育路径、评价标准和工作要求。为持续加强市机关党建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强化全周期管理机关党建品牌的长效机制,展现品牌成效激励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估等制度机制中,实施相应的倾向性政策。
(三)遵循“四同”原则,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建立集智攻关机制,统筹全市机关党建资源和力量,强化联合攻关,健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机制,着力破解制约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厚实清廉机关建设成效。一是强化“融”的理念。准确把握机关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树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在融合的切入点和工作载体上下功夫,实现两者“化学融合”“内容融合”“深度融合”。要高度重视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实效性,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把关定向、凝心聚力、化解矛盾、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强大力量。二是增强“融”的能力。注重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从事机关党建工作,不断促进业务干部懂机关党建、党务干部懂业务工作,使党建工作成为既成就事业又成就人才的工作。加强和改进专兼职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精心挑选师资力量、精心设置培训课程,不断丰富教育培训的形式方法,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三是健全“融”的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同步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