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审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审计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政治引领、主责主业、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党建工水平。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共抓,以机关党建的新成效推动审计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坚持业务融合,赋能审计提质增效。以“党建+”模式为载体,不断提升党建品牌“含金量”,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行外出审计临时党小组,确保审计项目实施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按照上年度印发的审计高质量发展“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将党建品牌建设与开展“五大行动”、打造“五型机关”一体推进。二是坚持阵地建设,塑造特色党建文化。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条主线,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构建完善“党组书记牵头抓、支部书记具体抓、分管领导分头抓、审计组长现场抓”工作责任体系,真正做到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有力有效。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定期开展集体学习、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组织生活常态化、固定化。积极营造浓厚的审计文化氛围,设立具有审计特色的党建公开栏和党建宣传文化墙,用党建文化力量促进审计事业全面发展。三是加强廉政建设,促进依法廉洁从审。深入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对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形成了党组书记带头抓、支部书记具体抓、分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审计组长层层负责、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入推进“纪巡审”三类监督贯通协同,积极践行“审计先行、巡察跟进、纪检监察查办”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倡廉中的独特作用。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促进审计人员依法廉洁从审,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二)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聚焦项目谋划、资源配置、结果运用、问题整改等关键环节,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一是科学谋划审计项目。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决扛起审计责任担当,不断增强审计监督效能,围绕大局、履职尽责,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依法审计。制定出台审计监督实施方案,聚焦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风险防范、重点民生资金等关键领域,科学谋划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二是统筹审计资源配置。落实对被审计单位机构设置、职能职责等进行研究,深入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和重大经济事项开展情况,采取现场查阅文件资料、与相关人员谈话等形式全面收集信息;明确审计重点,根据调查情况,在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汇总整理和综合评价,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识别、评估审计风险及问题线索,确定审计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以便集中力量,合理分工,打好审计“主动仗”。2025年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个审计项目与专项审计调查、巡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项目同步实施,占比达到*%。三是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发挥经济责任联席会议职能,凝聚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合力,探索完善审计报告分送、结果会商、整改落实等审计结果运用工作机制,以联合会商研判助力干部精准“画像”,画好审计成果运用“同心圆”,切实打通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四是抓好审计问题整改。坚决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严明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做到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常态化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及时跟踪督促检查,持续跟进整改项目,确保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到位,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对整改事项实行台账管理,以清单化、节点化方式分解整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目标和结果。
(三)主动服务大局,扎实做好各项中心工作。围绕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的总要求,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一是构建多元监督格局。在推动审计工作一盘棋格局中思考谋划审计工作,统筹审计资源、整合审计成果,在重大审计项目攻坚中凝聚审计合力。构建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完善各类监督贯通的事项清单、信息共享清单、成果运用清单,建立与纪检监察、巡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机制。强化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推动国有企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完善配套考核实施办法,激活内部审计内生动力。二是聚焦技能创新赋能审计。积极推进审计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全量数据采集目录,丰富项目对象库、业务数据库、操作指引库、法规案例库、审计整改库等主题数据库,打造财政、投资、企业、金融、民生等多领域数字化审计应用场景。探索“业务主审+数据主审”模式,运用图数据库、大语言模型等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审计精准度和穿透力。三是深化成果运用服务决策。动态加强对审计成果的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划分启动类、动态类、问题类、整改类、经验类等类别阶段性任务,完善“审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