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社区)支部2025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XX村(社区)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和《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要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以强基固本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融合共进为目标,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和谐美丽社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一、强基固本,奏响组织建设“前奏曲”
支部始终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教育、规范管理,为党建工作开展筑牢坚实根基,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一)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支部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制定完善《村(社区)党支部工作细则》《党员管理办法》《“三会一课”制度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各项制度相互配套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的具体职责,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定期开展督查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升整体素质。支部认真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要求,制定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教育培训全覆盖。深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系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举办专题培训班4期,邀请县委党校教师、农技专家开展理论宣讲和技能培训,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实用技能。建立党员学习档案,实行积分制管理,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上半年共组织集中学习18次,专题培训6次,党员参训率达到100%。
(三)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组织基础。支部按照“六有”标准,深入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组织设置,根据党员分布和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党小组,确保每个党小组都能有效发挥作用。规范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加强阵地建设,改造提升党员活动室,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建立党建文化墙,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建立党员管理台账,及时更新党员信息,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制定党支部工作手册,明确各项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党建工作有章可循。
(四)严格党员发展管理,优化队伍结构。支部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坚持标准,规范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中发展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制度,指定专人联系培养,定期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按期做好转正工作。建立党员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上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按期转正党员1名,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创新驱动,奏响活动载体“主题曲”
支部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创建党建品牌、搭建融合平台等方式,不断丰富党建工作载体,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和创造力。
(一)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性教育实效。支部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本地实际,精心设计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确保每月有主题、每次有特色。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举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系列活动,通过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故事宣讲、实地参观学习等形式,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开展“党员风采展示”活动,让优秀党员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和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上半年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参与党员200余人次,活动覆盖率达到100%。
(二)深入推进党建品牌创建,提升工作辨识度。支部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促振兴,服务群众惠民生”特色党建品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标识和理念内涵。围绕品牌主题,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践诺”等创建活动,让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品牌建设工作机制,成立品牌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和措施。加强品牌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栏、微信群、村(社区)广播等渠道展示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建立品牌评估机制,定期对品牌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
(三)搭建党建与业务融合平台,实现互促共进。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搭建融合发展平台。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形成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成立党员先锋队,在重大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名党员联系3-5户群众,定期走访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党建+产业”“党建+环境”“党建+治理”等融合实践,推动党建工作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四)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增强党建工作活力。支部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创新党建活动方式方法,增强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和吸引力。运用“互联网+党建”模式,建立村(社区)党建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在线讨论交流。制作党建宣传视频,利用LED显示屏、村(社区)广播循环播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举办“红色文艺汇演”“党建知识竞赛”“最美党员评选”等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党员参与积极性。建立党建工作展示平台,设置党建宣传栏、党员风采展示墙,展示党建工作成果和党员先进事迹。
三、服务群众,奏响为民办事“奋进曲”
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深入了解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打造服务品牌。支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制定《党员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考核评价等具体要求。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台账,记录每名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实行积分制管理。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在环境卫生、治安巡逻、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方面设置服务岗位,让党员在服务中发挥作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激发党员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上半年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0余次,服务群众500余人次。
(二)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建立民情台账。支部建立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定期深入农户家中、社区楼院,面对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需。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走遍辖区内每一户居民,全面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建立民情收集反馈机制,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民情台账,对收集到的问题分类整理,建档立卡,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三)着力解决民生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支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力量解决民生难题。针对群众反映的道路出行难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成村(社区)主干道维修改造工程,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问题,争取资金30万元,新建改造灌溉渠道2公里,受益农田500余亩。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楼体外墙保温、管网改造、绿化美化等工程,惠及居民200余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5户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为10名留守儿童联系结对帮扶,为20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
(四)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支部着力完善便民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建立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将涉及群众办事的各类事项集中办理。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代办服务制度,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代办服务。开通网上办事平台,实现部分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办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