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紧急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核心任务只有一个:研判当前异常严峻的汛情形势,对全市防汛减灾救灾工作再强调、再部署、再压实!刚才,市气象局通报了近期天气监测预报情况,市应急局、水务局汇报了防汛减灾救灾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随机调度了几个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相关负责同志作了汇报。总的感受是:形势逼人,压力巨大,刻不容缓!本轮降雨,来势汹汹,其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近年同期实属罕见。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强降雨过程仍将持续,部分区域累积雨量可能突破历史极值。防汛减灾救灾,已经成为当前全市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的一场硬仗,一场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大战大考!
    大家务必清醒认识到:某某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水库众多,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广泛(全市已查明地灾隐患点XX处,其中重点隐患点XX处)。特别是进入主汛期以来,土壤含水量已近饱和,部分中小水库水位逼近汛限,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极高。我们没有任何麻痹松懈的资本,没有任何心存侥幸的理由!全市上下必须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实战状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两个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要求上来。
    做好当前防汛工作,核心在于“三个确保”: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底线是“三个坚决避免”:坚决避免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坚决避免因灾导致重大基础设施损毁,坚决避免发生重大次生灾害。围绕这个核心目标和底线要求,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绷紧思想之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牢政治担当
    政治站位要再提升。防汛救灾是“天大的事”,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要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防汛工作作为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具体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防汛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风险意识要再强化。某某历史上曾发生过XX、XX等重大洪涝和地质灾害,教训极其深刻。要深刻汲取教训,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估计本轮强降雨可能带来的极端危害性和复杂性。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研判得更深入一些,把预案做得更周全一些,把措施落实得更细致一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工作作风要再严实。防汛救灾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漂浮。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严”和“实”的要求贯穿防汛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级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把办公室搬到水库边、河道旁、隐患点上,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措施落实。
    二、聚焦关键环节,以“处处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抓实防御措施
    当前,必须集中力量,紧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迅速开展全方位、拉网式、动态化排查整治。
    隐患排查要“起底清零”。立即组织人员力量,对以下重点部位进行再排查、再起底、再整治:
    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富源、罗平、师宗、会泽等地的滑坡、泥石流易发区,要逐点落实监测预警、转移避险责任人,加密巡查频次。对已发现的隐患点,要分类施策,能治理的立即治理,不能立即治理的必须落实应急措施。
    水库(塘坝)安全:严格落实水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对中小型水库、病险水库、头顶塘坝(如XX县XX塘坝)进行重点盯防,加强巡查值守,科学调度水位,确保不垮坝。
    江河堤防险工险段:重点巡查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某某段)以及中小河流的薄弱堤段、险工险段(如XX县XX段),及时发现并处置管涌、渗漏、塌陷等险情。
    城市内涝风险区:麒麟、沾益、马龙等城区要重点排查低洼易涝点、地下空间、下穿通道、排水管网等。对易积水路段(如XX路与XX路交叉口)、老旧小区要提前部署排涝设备和人员。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运行维护,确保强降雨时排水通畅。
    在建涉水工程:对涉河桥梁、道路、水利工程等在建项目,严格落实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施工营地安全管理,严防次生灾害。
    学校、医院、养老院、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全面排查其周边地质环境、建筑安全和防汛设施,确保安全。
    要求:排查必须做到“全领域、全天候、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限期销号。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必须落实应急避险预案和临时管控措施。
    监测预警要“精准叫应”。
    强化精准预测预报: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密监测频次,滚动会商研判,努力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要特别关注短时强降雨、局地暴雨的预报预警。
    提升“1262”机制效能:这是我省防汛工作的关键一招(即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雨落区、6小时预报预警、2小时叫应反馈)。要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到人,特别是要打通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米”。要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联动机制,收到预警信息,相关责任人必须立即到岗到位,按照预案采取响应行动。
    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地质灾害监测员、水库巡查员、山洪灾害预警员等“前哨”作用。加强对监测员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责任心强、业务熟练、信息报送及时准确。鼓励群众发现险情及时报告。
    转移避险要“坚决果断”。这是守住“不死人、少伤人”底线的关键。
    严格落实“三个紧急转移”: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紧急转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转移、对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紧急转移。这是铁的纪律,必须不折不扣执行!
    避险方案要“成熟可行”: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细化人员转移避险方案。方案要明确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理。要确保群众熟知避险信号、撤离路线、安置地点;确保基层干部熟练掌握组织转移的流程、方法、要求。
    转移行动要“坚决迅速”:一旦达到转移启动条件,必须坚决、果断、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要特别关注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转移安置,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转移后要加强安置点管理和服务,防止人员擅自返回危险区域。
    三、立足实战需求,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夯实应急保障
    应急准备要“万无一失”。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灾害前面。
    备足抢险物资:对冲锋舟、橡皮艇、救生衣、编织袋、砂石料、发电设备、照明设备等防汛抢险物资进行全面清点、补充和维护,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可靠、调运便捷。物资要前置到关键部位和风险区域(如XX水库、XX隐患点附近)。
    备齐救援装备:确保各类抢险救援装备(如大型机械、抽排水设备、生命探测仪等)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
    备强救援队伍:统筹协调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抢险队伍、驻曲部队、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各类救援力量要严阵以待,加强针对性训练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要明确任务分工和协同机制。
完善应急预案:各级、各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