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社保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就业创业工作稳中有进
1.抢先机保用工助力开门红。抢抓春节后招工就业“窗口期”,出台2025年稳岗留工政策措施,组织8个招聘组赴河南、贵州、湖北等地开展劳务协作,举办全市层面综合性招聘活动,建立人社“三员”服务企业机制,帮助“两重不停”项目、企业稳岗留工。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2.帮扶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高质量推进就业援助民生实事,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援助活动,完善“131”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试点开展“AI+就业”公共智慧帮扶一体化项目,完善《XX市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1—5月,已累计为XX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
3.应对形势变化加力援企稳岗。积极应对美加征关税对就业影响,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机制,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推进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加快兑现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援企稳岗政策,支持企业组织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方式将职工稳在企业。1—5月,累计为企业减负3.66亿元。
4.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启动第五届“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7个专项赛。举办第十六届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已征集参赛项目300余个。一季度,累计扶持创业660人,创业带动就业2142人,开展创业培训661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万元。
(二)人才引育工作成效显著
1.打响引才聚才留才城市品牌。举办“活力XX 智引全球”招才引智专列、“留绍圆梦”本地招聘会、“春日雅集·上巳踏青”留学人员交流等人才活动,先后赴杭州、西安、南京、昆明、上海、成都、重庆等20余个城市招才引智。1—5月,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290余场,全市新增大学生4.87万人,新建省级工作站5家,新晋级国家级工作站4家,新招收博士后32人。
2.培育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完善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布局,加快建设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认定柯桥区、新昌县2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市级产业园。开展人力资源大市场推广,在7个高校、15个园区市场及各类人才招引活动宣传浙里人才大市场。通过“培训+竞赛”模式强化AI技术在招聘、人才分析等场景的应用,我市选手获浙江省人力资源AI应用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民营经济领域工程系列中初级职称企业自主评价,新增浙江龙盛、五洲新春2自主评价单位。出台《关于支持XX文理学院开展社会服务的通知》,扩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改革。
4.平安有序组织各类人事考试。坚持“规范操作、精细管理、暖心服务”工作理念,通过强化智能监管、优化考务流程、细化应急预案等举措,全面提升人事考试组织水平。1—5月,组织2025年市各级机关招录公务员面试、2025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二级建造师、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等人事考试11场,服务考生12.2万人次。
(三)“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扎实推进
1.推进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建设。高质高效推进市民生实事,目前已建成职业技能培训基地7个、技能培训中心19个、技能培训驿站49个。实施共富工坊技能创富行动,以技能助推工坊业态层次提级、就业岗位提质、劳动收入提高,今年已新增技能型村社19个,新增工坊技能培训点位35个,选派“技能特派员”50人,培养工坊技能人才2014人。
2.开展重点领域职业技能培训。确定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在鉴水科技城设立低空人才培训基地,成立全市低空经济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举办首期无人机驾驶员高技能人才研修班和“飞警”高级工职业技能培训班。1—5月,新增技能人才1.84万人、高技能人才0.54万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96万人次,其中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28万人次。
3.创新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大学生“技能绿卡”就业加速行动,实现“招工—培训—入职”一体化,首期参训大学生120余人。实施“金蓝领”技能人才引育工程,在河南、江西、XX等地举办“金蓝领”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4场,累计组织200余家XX企业参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700人。
(三)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1.有序推进社保改革扩面。顺利完成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后的政策衔接和业务经办工作。聚焦制造业、建筑工程、劳务外包等重点行业以及新业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全面摸排应保未保群体,针对性开展参保扩面宣传工作。推进社保卡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社保卡发卡量超306万张。
2.全方位提高城乡居民养老水平。探索高质量推动城乡居保集体补助有效路径,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成功在柯桥区2个村(社区)试点,人均补助374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2924名四类困难人员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代缴。
3.完成首批镜岭水库移民参保工作。与镜岭水库指挥部研究制定参保方案,派出业务骨干驻点镜岭镇解答社保政策,开辟参保绿色通道,确保“应保尽保、腾空即保障”。
(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1.加大力度治理欠薪。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建设领域欠薪风险排查行动,探索建设领域用工实名、结算实薪、支付实卡、数据实时“四实”管理试点,加强常态化监察执法。1—5月,全市共处置国家、省平台欠薪线索9531件,为4198名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XX万元。
2.劳动仲裁提质增效。坚持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优化案件受理、繁简分流、基层调处机制,深入推进多元化解。1—5月,劳动仲裁调解成功率78.53%,仲裁结案率81.7%,仲裁终结率93.31%,就地化解率76.6%,无讼指数96.42。深化人工智能在劳动仲裁领域的应用,“类案同裁”智慧仲裁系统全市上线,案件办理效率提升30%,节约仲裁院撰写裁决书工作时间60%,有效防止出现“带病”裁决书。
3.强化企业用工指导。推进产业链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模式,推动整个产业链企业劳动用工更加规范。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联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管理、总工会等部门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1—5月,开展企业用工体检3574家,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1815人次。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稳就业保民生,全力夯实共同富裕根基。推进上虞重点群体AI就业帮扶、新昌“挂单奔中”等富民组重点改革任务,做好经验做法、典型案例报送推广。用好用足稳岗返还、税收减免、担保贷款、资金补助等政策工具,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减负稳岗,制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力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加快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全市市中心镇、重点村全覆盖。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3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