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ppt+讲稿: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面推进建设美丽中国(4400字,27张)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强调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党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关系,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十个坚持”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历史依据、基本原则、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全球倡议,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理论贡献。如: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理念,认为人与自然关系无论是在事实层面,还是在应然层面,都应处于和谐共生状态;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张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破解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困境,保证人民幸福生活在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世界各国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构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生态体系;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建人类美好生活,等等。这些重大理论贡献,是对生态文明普遍本质的把握,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思想财富,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深学细悟美丽中国建设蕴含的丰富内涵
美丽中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深刻领会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明确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提出了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吹响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新号角。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从努力建设到全面推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定力,以及任务要求的不断强化和安排部署的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深刻理解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战略意蕴和实践要求。
(二)全面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明确提出了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六项重大任务”,特别强调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要求”。这次重要讲话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4561”战略部署,特别要按照六个方面的具体安排进一步推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按照部署安排,到2027年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三)准确认识美丽中国建设的形势要求。过去人们盼温饱,现在人们盼环保,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评价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美丽的生态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健康的生产环境,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更是成为我们时代鲜明的底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关系十四亿多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深刻把握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行动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全面推进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建设,为如期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筑牢生态根基。
三、突出三个“更加注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除了要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升级改造,加强专项体制、制度和机制的改革外,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利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机会,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与各领域的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将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农田、水、海洋、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的体制、制度、机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予以系统集成化;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等领域的防治体制、制度、机制,按照污染综合防治的要求予以系统集成化;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区域和流域绿色发展的促进体制、制度、机制,按照高标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统筹的要求予以系统集成化;将气候变化减缓和气候变化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按照协同、并重的原则予以系统集成化;以区域协调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全面建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相协同或者系统集成的体制、制度和机制。
(二)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要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中各方面关注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热点和重点问题,聚焦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例如,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如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系统化和衔接化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绩效;以依法行政、合理行政为原则,如何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相结合的制度机制,防范不合理的环境行政决策和环境行政执法监管造成的不利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在生态修复资金需求量大的前提下,如何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让社会资本进得来、出得去、有钱赚,调动社会资本和财政投资互助的积极性;在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前提下,如何建立健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使激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和治理;如何在长期试点的基础上,针对农业、工业、生活、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用水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制度,通过差别化的税收制度既促进节约用水,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又不明显增加农业等领域合理用水的经济负担。
(三)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要思考以系统保护、重点保护和多元化投入为目标,如何有机衔接生态保护红线的部门划定和部门监管问题,如何区分部门监管职责和地方监管职责,使制度更加协调有力,使工作更加有效管用;在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如何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统筹机制,让绝大多数事情有部门负责,没有部门负责的有部门兜底管理;在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的前提下,如何优化省级以下生态环境监测和监察垂直管理体制,使线上的垂直监管与县级人民政府等机构开展属地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提下,如何健全可复制、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使优美的生态环境切切实实地实现其经济价值,让保护修复者真真切切地得到其经济实惠;在生态环境法治的前提下,如何建立新的机制,将定期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与常态化的行政监管、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现实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发挥碳定价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如何建立科学的碳税机制,既让碳交易和碳税机制在各自的应用场景发挥作用,又让两者结合起来能覆盖绝大多数的碳排放领域;在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转型过程中,如何保证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核查工作的公正性,确保碳排放统计核算的科学性和碳交易制度的有效性。
同志们,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