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横批怎么写,祖宗横批顺序

我记忆中的年是这样开始的,一进腊月妈妈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开始忙年了,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把分回来几十斤大黄米浸泡在小缸里,有时也用瓦盆(泥土烧制的一种盆)浸泡。浆制七天捞出控水份去磨房里磨成黄米面,背回家有时奢侈一点就撒一锅带大饭豆的年糕。剩余再经过发酵,把提前准备好的豆馅包在里面就可以蒸粘豆包了,蒸好的豆包放到外面冻好,再储藏到编好的草囤里这一过程非常累人,这一流程下来半个月就过去了。接下来就开始洗家里被子,被子不能全洗,冬天太冷一天风干不了,晚上就没有被子盖了,只能拆洗被头,被头就是盖在头的方向被子多了一层布,把这布拆下来洗了,枕头外皮,还有各种八仙桌子帘儿,窗帘儿了,里屋门上的帘儿。我家的对柜底下也有一个窄窄的帘儿。都通通洗了。那时都是手洗,烧一大锅水,把拆洗的分批次按颜色深浅放进铁洗衣盆里,放少许的碱块,用戳衣板猛劲的揉搓。搓衣板是我父亲自己做的,父亲是八级木匠属于工程师级别的,能看懂图纸,之前写过父亲。铁洗衣盆也不是家家都有的,所以说这两样物件在那个年代都有的人家也是很少的,后来到了七十年代末这两样物件家家基本普及了。每到年关我家这两样物件几乎半个屯子的人家都来借用,一家传一家,到了二十九这天必须收回了,据说过年不好再往外借东西了。

祖宗横批怎么写,祖宗横批顺序

我老家二十三小年这一天是没有糖瓜粘的,仪式简单就是吃饺子升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玻璃球子糖(水果糖)只能在过年这天一个孩子分几块的,之后就是扫房子,扫房子起大早把外屋(厨房)大铁锅烧干锅子,相当于炉子的作用,因为大扫除是要开门的,大冬天敞门时间长了会冷。那时家家都没有棚纸,都是用竹扫帚打扫屋顶房梁上灰尘。我的母亲打扫完还把抹布绑在木头棍子上,把梁坨和凛子空都彻底擦一遍。这一项大工程大约得两天。

哩哩啦啦来到腊月二十六七了,这时男人该刨猪肉了。二十八发了一大瓦盆面,二十九这天一边烀猪肉。一边蒸馒头,蒸馒头也是有讲究的,第一锅给祖先上供的十个大馒头,千万不能蒸开花了,因为这十个大馒头要点上类似于梅花形状的图案,点梅花的小工具一般是母亲在秋后折回来的麻果果实放到仓房里阴干的。有时也用高粱杆剪成五个小段绑在一起形成梅花狀。点馒头的颜料就是鬼子红,过去小孩烂嘴用它涂抹好用。那时非常羡慕母亲有一双巧手。

三十这天父母黑了咕咚就起来了,因为这一天要准备供奉祖宗的供饭和供菜。父亲在外边绑接祖先和财神爷的拴马桩和灯笼干。没有大米时都是用小米捞供饭,两碗扣一碗,高高的圆圆的形成馒头狀。记得供菜是五碗,为什么是五样菜那时没有问过父母,有一句谚语:猪肚子插葱心装象,我家供菜真有这道菜,母亲把猪肚子烀好,拿两个油绿葱心插在猪肚子上,至今也不知道为啥要给祖先吃这么霸道的菜,还有烀好一四方块的五花三层的猪肉。一碗白菜心上放油炸的粉条花。一碗煎鱼。由于年代久远,那一样说啥也想不起来是啥菜了,也不好胡诌八列。

这些准备工作必须在十二点之前弄完,因为十二点之前必须接祖先和财神爷到家的。首先是父亲净手,然后在正屋北墙最上方,把用牛皮纸包好祖先挂画郑重取下来。再把正屋正中间柜子上的东西清空,在柜子上方挂上祖先挂画。挂画的材质一般都是厚牛皮纸,挂画的最上方一轮红日在院门外冉冉升起的样子,接着是高父,高母。再往下是逝去人的牌位名字,男左女右顺序,男人的右边对应的X氏就是他的妻子,那年代的女人是没有名字的,那时我常常在想她们都是祖宗级别了怎么还是没有名字哪。最下面还是干干净净的院落,门两边各有几个头上扎着揪揪的顽童在颜放鞭炮,很是快乐。挂画大约宽0.8米,长约1.2米左右,祖先挂画背面是一个大大的福字。我至今还在惊叹那个贫穷年代,怎么能有如此妙手先生把这大大的福字写得那么饱满深厚。福祉留长。供奉祖先的对联写得非常好,上联:敬天敬地敬三光(日月星),下联:孝父孝母孝家堂(祖先)。横批:祖业千秋。

供奉祖宗的仪式正式开始,首先一家之主的父亲在祖先挂画的前面摆上五双红漆专用筷子。接着母亲依次端来五碗供菜,供菜前方两边各放一碗黄金供饭。米饭的前方两边再放点着梅花形状的大馒头,馒头摆放最底下三个,剩下两个对扣一起放在上边,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蒸蒸日上。最中间放香炉,一盒香,一个烟火匣。香炉里装满了五谷杂粮。一切准备完毕,父亲领着哥哥弟弟们到外边去接祖先回家。在拴马桩前拴好马,颜放放鞭炮热烈欢迎祖先回家。这时父亲进屋开始上香,家中所有的男人都要跪拜祖先。女孩子是不允许跪拜的。供奉这几天我是一直喜欢看他们的,有时也觉得他们在看我。仪式完毕家人上桌吃饭,一桌丰盛的晚餐开始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小鸡炖蘑菇清炖鲤鱼等等……。一般都是六到八个菜。饭后要把水缸挑满水,象征一年细水长流。屋里多抱柴禾象征财源滚滚来。

那时没有啥娱乐可玩,小孩子东家串到西家,大方的人家会给一个糖球吃。运气好的还能吃到冻梨秋子(冻梨)。

母亲仍然在忙,忙着包子夜发纸(给祖先烧纸钱)时吃的饺子。一般都是酸菜猪肉馅的。那时没有反季节的青菜。所以也就没有韭菜馅,芹菜馅等等的多样馅的饺子了,我家从来不包硬币的饺子,父亲说谁吃不到都会不高兴的,大过年不高兴一年都不顺当。母亲包完饺子会和父亲摆一会纸牌,纸牌是父亲亲手做的,纸牌上画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我知道梁山好汉是从纸牌上启蒙的。

等不到午夜发纸我们就都和衣而睡了。一般都在十点多就开始颜放鞭炮了,这时母亲重新热菜,烧水煮饺子,煮饺子也非常有讲究,饺子捞出来不能说捞完了或者没了,这都不吉利,煮好的饺子要给祖先端去两盘,吃饺子也不能沾蒜酱,防止被小人算计,要吃葱,聪明有余头。

接着父亲把我们一个个都叫醒去外面发纸,颜放鞭炮。所谓的放鞭炮就是几百响的小鞭。那时农村上千响的鞭炮都没有。即使有也舍不得买。那时老人都说过年放几挂鞭,放几个二踢脚,听个响,嘣嘣穷气。但仪式感还是有的,过年的早上,中午,晚上,半夜,初一,初二,初五,十五,都要放鞭炮的。除夕夜放完鞭炮回到屋里吃饺子前要洗脸的。洗脸时父亲总会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意思是又长了一岁。

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年,欢乐胜过贫穷 ,一直在回忆的,年代久远的,具有浓浓烟火气的过大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