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李阿姨的故事
李阿姨今年67岁,在我们这里做保洁第3个年头了。阿姨瘦瘦小小的,佝偻着背直不起来,说起她的腰为何这样,阿姨叹口气回忆道:“”年轻的时候被车撞了腰,做了几次手术,就这样了······”。我问:"还疼吗?"阿姨说:“累大了就疼,晚上怎么躺都不得劲,尤其阴天下雨的时候,遭罪。”当说起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出来工作,阿姨的话匣子打开了。
李阿姨老家是农村的,没上过班,靠种地把唯一的儿子供出了大学。这个年龄的人吃过了种地的苦,在那个机械不发达的年代,全靠双手完成所有的活计,所以让下一代走出农村,不再重复父辈的辛苦生活成了他们根深蒂固的信念。好在儿子争气,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来到地级市在一家单位做财务工作,然后按部就班娶妻生子,在城市安了家。这应该是老两口梦想中的生活了。孙子出生后,阿姨义不容辞来到城市帮忙照顾儿媳妇和孩子,不适应是有的,但是累并快乐着。孩子大一点,儿媳妇就要上班了,孩子更离不开人照顾,阿姨试探地询问过,能不能把孙子带回老家带?自然被儿媳妇否决,原因很多,孩子不能离开父母,农村教育环境不行,孩子得上早教······从那以后,阿姨没再敢提这个事。
其实,阿姨想回去是惦记老伴,那个年代的男人多多少少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家务活毕竟不在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平时都是阿姨的活,所以老俩两地分居的日子,阿姨常常会担心那口子按时吃饭没,家里活收拾没······想的多了自然也会嘴上念叨一下,念叨的多了,儿子建议让父亲也过来,阿姨跟老伴说这个事,被老伴一口回绝了,原因也很多,家里不能没人,破家值万贯,地里还有活得干,来了城市一大家子人呆一块毕竟不方便。于是这个提议也搁置了。就这样两地分居的生活过了一年又一年,这期间只能等儿子儿媳放假的时候老俩有短暂的相聚。
2018年冬天,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儿子媳妇年底非常忙,阿姨准备着过年的年货,期待着过年一家人的团圆。那天一大早,阿姨接到了老家邻居的电话,电话里着急地说:“”快回来,快回来,你家大哥出事了,刚120拉走了!”李阿姨当时脑子嗡的一下慌了神,手脚哆嗦着找儿子的电话,找了好久找不到,还是小孙子给拨通的。等到一家人赶回去的时候,医生说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死亡,死于心梗,时间大概在凌晨一点左右。据第一个发现的邻居说,本来那天早上是要去阿姨家借东西用的,去了两趟不开门,邻居说往常大叔起的很早的,去屋后窗户喊了也不应声,热心的邻居找人从墙上进去看了看。进去发现大叔躺在冰凉的地上,全身只着一条内裤,嘴唇都咬破了。阿姨回忆到这里开始眼泛泪水,懊悔地说:“但凡身边有个人也能帮着打个电话喊人,救一下······”
大叔走后,老家就再没有回去的理由了,儿子建议卖掉田地、屋子,让阿姨跟他们住。阿姨第一次反驳了他们的意见,她想着有那么个地还有个念想,不然一直飘着没着落了。小孙子上学后,阿姨就出来找活干了,她说不能闲下来,闲下来胡思乱想,周围邻居都不熟悉,有个活干手头宽裕点,还能帮衬一下孩子,城市开销太大了。
李阿姨说到这里叹口气,起身看了看时间,又该去接孩子放学回家做饭了,儿媳妇说晚上想吃炸藕合。我看着那个弯着背小小的身影,仿佛刚才看了一部电影,一场电影一部人生戏。
赵阿姨的故事
认识赵阿姨是工作的原因,当时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做健康养生,面对的群体以中老年为主,赵阿姨是我的一个客户。赵阿姨和老伴都是纺织工人退休,辛勤工作一辈子,赚了一身的病。纺织工的职业病之一是关节炎,因为长时间操作机器劳累过度,另一个病就是失眠,因为整日三班倒。用赵阿姨的话说那点退休金全买了药了,成了名副其实的药罐子。
刚退休的时候失眠还不是特别厉害,结果那年老父亲生病了,兄妹几个轮流陪床伺候了大半年,赵阿姨说老父亲最后被疾病折磨的像换了个人,每天晚上精神充沛开始使唤人干活,一会儿要水喝,一会儿要按摩,最后那几个月折磨得兄妹几个都快垮了。说到这的时候赵阿姨像是自言自语似地说:“大概怕他走了我们太难受吧,不让我们记他的好······”
老父亲走后,赵阿姨的失眠就愈发严重了,从开始的睡三四个小时,发展到后来整晚上半睡半醒,眼睛困得睁不开,脑子清醒的不行。安眠药不管用,各种偏方草药针灸按摩都尝试过,依然不见好转。怕影响老伴睡觉,赵阿姨自己分到另一个屋,阿姨说最怕的就是晚上,太阳一落山,内心就开始煎熬,数着秒针度日。睡不着就起来找活干,拖地洗衣服,以为干活累了就能眯一会,发现大脑还是清醒的。阿姨说,每天凌晨三点听着楼下早餐摊开始忙碌的动静,就知道这一晚上又熬过来了,煎熬一晚上的后果就是整个白天都头重脚轻,血压也蹭蹭地涨。
这样折腾了一年,医院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案,时间久了连老伴和孩子都习以为常不放在心上了,毕竟疼痛不在自己身上,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一次赵阿姨又跟儿子说失眠的痛苦,儿子脱口来了句,睡不着还是不困!从那以后赵阿姨再也没有提过这个事。就这样的情况坚持了两年,眼看着赵阿姨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身体越来越不好,需要靠大剂量安眠药物能维持两三个小时睡眠,赵阿姨说,活着对我来说就是折磨,死了反倒是种解脱。
每次听赵阿姨的故事,会对活着有更深的理解,健康的高质量的活着何尝不是人生赢家呢?
生老病死,人生四苦,品味普通人的生活,感悟活着的意义,故事还有很多,你想听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