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白包怎么署名,简短哀悼语八个字

元彬这辈子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幕。

那是一个大年初一的凌晨,他迷迷糊糊地推开卫生间的房门,却看见母亲毫无生气地挂在淋浴架上。

有那么几秒的愣神,“妈!”他撕心裂肺地大叫一声,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可脚却不听使唤地发软,咚的一声,磕在了浴室门槛上。

元彬奋力地爬起来,顾不上查看母亲的状态,使尽全身力气托举着母亲,不停地用脚踹着旁边的玻璃门,大声呼喊着救命,他希望这一切还来得及。

巨大的声响惊醒了沉睡中的老元,他不耐烦地从卧室里慢慢悠悠走了出来,正想骂儿子又作什么妖,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人,终于救下来了,可身体却早已发凉。

元彬麻木地蹲坐在墙角,看着母亲的遗体发呆。

明明3个小时之前,她还那么鲜活地坐在自己床前,还关切地说着心里话,交待他一个人在外地上班要好好照顾自己,可怎么会,怎么能呢……,

那是元彬人生的中最至暗的时刻,他一直处于浑浑噩噩之中,记忆中好像120来过了,警 察来过了,家里的亲戚也来过了……

灵堂搭了三天,直到捧着母亲的骨灰盒下葬的那一刻,元彬终于清醒过来:原来,世上最疼爱他的那个人已经走了。

大年初四,元彬在枕头底下发现了一个沉甸甸的信封。打开一看,是一些纯金手饰,元彬认得那些手饰,那都是母亲的。

信封的最下面,还窝着一张皱皱巴巴的纸团,他缓缓地打开…

原来,这是老元写的一张保证书:保证永不离 婚,并把家里的钱都留给唯一的孩子。

老元此刻正在客厅招呼远方赶来吊唁的亲戚,他们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表示惋惜,老元也随声附和着:“谁说不是呢?怎么就挑了这样的一个日子,死了都不让人省心啊。”

话音刚落,就看见元彬握着拳头,怒气冲冲地走了过来,他将那张皱皱巴巴的纸,一把招呼在了老元的脸上。

老元对儿子这个莫名其妙的举动,有点反应不及,他生气地骂道:“人都死了,你又发什么疯啊,你就是给坏在她手上了。”

“你不配提我妈,你跟我说说这个保证书是怎么回事?”

2.

老元拿下来一看,瞬间就明白了,他立即大声辩解道“这都是她逼我写的,跟我没关系。况且她出事的那晚,你也在家,这件事可怪不着我。”

这后半句话,活像一把把刀子,戳得元彬心口生疼,他一下子愣在了原地,满脸涨得通红。

元妈出事后,元彬曾无数次地幻想过,如果当时他能再细心一点,再警觉一点,察觉到母亲的异样,这件事或许就不会发生。。

可是,世上却没有如果……

元彬很后悔,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平时对母亲关心太少;又很愤恨,愤恨老元的无情无义。这可是共同生活了28年的爱人啊,怎么能一点都不悲伤,不留恋呢?

见儿子呆愣在原地,老元冷哼一声说道:“你 妈刚下葬,你就闹 事儿,可真是她养的好儿子啊!”

老元的这几句话,将元彬心底的不满、愤怒和悲伤彻底激化了,他呲着牙齿,捏着拳头,一步步向老元靠近。

姨妈含着眼泪,挡在了元彬的身前,无声地冲他摇了摇头……

老元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气。

母亲的头七一过,元彬跟谁也没说,收拾好行李,带着母亲的遗物和现存唯一的照片,返回了北京。

元彬从小就很优秀,小学中学连跳3级,从某工大研究生一毕业,就被北京一家科研单位看上了,工作时刚满21岁。

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也是老家那边重点谈论的对象。

全家最得意的要数元彬的爹,老元了。他一直奉行“黄荆棍儿下出好人。”老元一直坚持认为,如果没有自己当初严厉地管教,就没有儿子今天的发展。

一个月后,元彬从姨妈那里得知,老元已经谈起了新对象!

姨妈痛心地说,以前元妈在的时候,花500块钱都会被老元骂整整一周。现在,视钱财如命的老元可真舍得下血本,居然花了4000元,给新女朋友买了条裙子。

元妈家里的人接受不了,特别是元彬的外婆,一下子病倒了。

“你 妈才49岁!”姨妈失声痛哭道,“她不该这么早就走啊!”

元彬心里很难过,他没想到老元竟薄情到了如此的地步。同时又为元妈感到不值得,为什么别人的错误,要自己来买单。

元彬悲愤地连夜赶回老家,去看望了生病的外婆。

外婆拉着他的手,痛苦地说道:这都是我的错啊,我不该那样做的啊!

3.

元彬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父亲,是母亲家地道的上门女婿。

老元家有5个兄弟姊妹,父母靠种地为生,生活十分穷困。老元不愿意一辈子都这么苦,他加倍努力学习,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专,成为了县城里的一位民办教师。

年轻时的老元吃苦肯干,因为自己水平有限,为了给孩子们上好一堂课,常常备课到深夜,连饭都忘记了吃。

再加上他身材高大,模样俊朗,一下子就成功地引起了身为学校教导主任的外婆的关注。

外婆将自己的二女儿,介绍给了老元,也就是元彬的母亲。老元看着元妈清秀的模样和那双水灵灵地大眼睛,毫无犹豫地同意了。

可是天上没有掉馅儿饼的好事。正当老元觉得自己就要转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时,外婆突然提出要老元当自家的上门女婿。

老元犹豫了。上门女婿在县城没有地位,经常被人嘲笑吃软饭、没骨气,更重要的是夫妻双方生的孩子,只能冠以妻姓。

外婆见老元踌躇不定,立即增加筹码,承诺成婚后让老元参加市里的统一培训,并转为公办教师。

就这样,老元和元妈结了婚。老元强势,元妈温柔,两人性格正好互补。

结婚之初,他们也甜甜蜜蜜。老元是初中的语文老师工作比较繁忙,元妈是小学的美术老师,时间相对富裕。

所以元妈经常拎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给老元送去。惹得老元的同事羡慕不已。

可就在老元外出培训,转为公办教师后,一切就都变了。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也许是为了提高收入,老元开始背着学校在家里搞培训班,而且连自己亲侄子的学费也一分不免。

元彬出生后,老元很开心,可又心事重重。

元彬直到两岁,都没上户口。慢慢地,元妈发现只要他们一家三口回娘家,老元总爱当着老人的面打孩子。

元彬不好好吃饭会挨打,打翻了饭碗会挨打,尿裤子了也会挨打。

每当岳父母问起什么时候给孩子上户口,老元要么岔开话题,要么闭口不答。

岳母洞察了老元的心思,她看着小元彬手臂和屁 股上的红掌印,心疼地抱起外孙,红着眼睛对老元说:“都是自家的娃,跟谁姓都一样。”

一周后,孩子上了户口,跟随父亲姓元。

4.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元彬不到上幼儿园的年纪,老元两口子都在学校教书,没人看孩子,元妈索性就带着儿子一起上课。

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元妈把元彬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没想到,小元彬上课时不仅没有在教室里乱跑,相反还听得很挺认真。

等元彬满了3岁,老元没有报幼儿园,而是果断给儿子办了入学手续。

这个做法后来一直让老元在儿子面前引以为豪。

家里的经济条件是越来越好,但老元还不满足。为了来钱快,他又偷偷地放起了高 利贷。

到元彬上高中后,老元放高 利贷的生意居然在当地做出了口碑。他的放贷对象从农户、个体商户转为工程队、商社,甚至是乡政 府。

当然,偶尔也会碰上钱收不回来的情况,但毕竟是少数。老元钱包越发的丰厚,短短十几年,仅靠放贷就赚了一百多万。

此时的老元已完全无心教学了,他把人生的重心都放在了怎么捞钱上。

老元没和家里任何人商量,就从教学一线上退下来,转岗到了后勤,并托关系承包了学校的食堂。

几天后,元妈从同事的嘴里知道丈夫转了岗,她没有吭声,只无奈地笑了笑。

这些年相处下来,元妈清楚地知道老元把钱财看得很重很重。老元掌管着家里所有的收入,甚至包括两人的工资。

家里每月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要是元妈哪个月不小心用超了,老元就会念叨上好几天,说她这个买贵了,那个不该买。

老元嫌元妈不会过日子,索性自己管生活。性格大大咧咧的元妈不仅不往心里去,还乐得清闲自在。

好的贵的新鲜的蔬菜,老元从来都不买,他每次去菜市场都是挑一些边角料,或者商贩准备处理的不大新鲜的蔬菜。

害得元彬小时候一直以为家里的经济不大好,更加努力地读书。

随着老元钱包越鼓,眼光越高,家里的是非也就越来越多。

他开始变得挑剔易怒,看元妈也越来越不顺眼,渐渐地,夫妻两的话从越来越少,变成了几乎零交流。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不仅让两人的感情濒临破裂的边缘,更是将元妈的处境推入了万丈深渊。

5.

这天,老元应酬后回家,一脚踹开了卧室门,冲着元妈大声吼道:你跟那个陈明是怎么回事儿?

元妈被老元突如其来的反应吓楞了,一时没反应过来,满脸通红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老元一看元妈的反应,心里顿时就明白了几分,脸色异常难看,恶狠狠地说了句“你给我等着!”便摔门而去。

他径直来到了岳母的家,借着酒劲,坐在地上捶胸顿足道:我就说哪会有这样的好事儿,找老婆送工作,原来是个二手货!你们骗了我这么多年,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岳母一把拉起坐在地上的老元,态度坚定且有点生气地说:“没有这样的事儿,不知你去哪里道听途说的,你不要无理取闹了。”

原来,元妈在和老元结婚之前喜欢上了同校的一位已婚老师,这个老师就是老元嘴里的陈然。

不过这件事很快就被外婆察觉了,为防止女儿深陷其中,她立即快刀斩乱麻,将元妈调离了以前的岗位,并安排陈然去外地进修。将元妈刚刚萌发的感情,扼杀在了摇篮中。

可无论外婆怎么解释,老元就是不相信她的说法,他认定元妈全家都欺骗了他。

老元下定决心,要自己亲自去求证。

他跑去小学,不管不顾地把元妈所有的领导同事都问了个底儿朝天。

当初陈然外培回来后,不久就调去了外地的学校。由于什么都没有问出来,老元只得罢休。

但从那以后,元妈在学校却再也抬不起头来。她总感觉时时刻刻都有人在背后,对着自己指指点点。

两人虽没有分手,可老元对元妈的态度却日益尖酸刻薄。

以前和元妈一起生活,老元是十天半个月也说不了几句话。而现在的老元则是一言不合就开骂,动不动就提离 婚。

最让元妈在感情上难以接受的是,一次老元在争吵过程中脱口而出骂她是“破鞋”!

而老元对手里的钱也拽得更紧了。元妈受朋友邀请出门散心,花了500块,老元难听的话,接连骂了一星期。

同事的流言,丈夫的绝情,使元妈一天天地消瘦下去。

她变得不爱收拾打扮,也不爱出门,下班后常常一个人躲在卧室发呆。以前开朗爱笑的她,变得沉默寡言。

可老元并没察觉出妻子的变化,并且对此事毫不关心。他依然我行我素,早出晚归的继续捞钱。

元妈觉得每天去学校上班,比把她架在火上烤还难受。她想要摆脱这种痛苦的生活。

6.

可老元却不同意元妈提前退休。他二话不说地对着元妈就是劈头盖脸地一顿骂,末了,说自己绝不允许家里有像她这样好吃懒做的闲人。

想走不能走,想留又留不下来,这种两难的境地让元妈的情绪彻底崩溃了。

她突然一把推开老元,转身冲进厨房,拿起水果刀,对着自己的手腕,顺势就要割下去。

元妈这种一反常态的癫狂行为把老元吓傻了,他连忙跟过去大声呵斥元妈:你,你要干嘛?

元妈举着刀,缓缓地转过身来。她让老元写下保证书:保证不和自己离 婚;保证家里的钱都留给儿子。

为了稳住元妈,更主要的是为了不让这件事泄露出去成为别人的笑柄,老元写好保证书,递了上去。

铛,刀掉在了地上,老元赶忙上前一脚踢开。元妈看着手里的保证书又哭又笑,自顾自地走向卧室,将保证书小心地折好,保管起来。

经过这么一闹,接下来的日子老元对元妈的态度好了许多。

转眼就要过年,元妈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她把房间里里外外扫了个干净。

她扔掉了许多自己珍藏的物品,也撕掉了以前的照片,好像在和过去告别……

听完外婆的讲述,元彬泪流满面,脑子里又浮现出过年回家时,元妈那灿烂的笑容,老元做好的年夜饭,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和谐

只是元妈似乎比往常的更喜欢和他说话。元彬知道元妈是放心不下自己。

元彬向母亲讲述了这一年来的工作经历,还不好意思地给母亲透露,自己交了心仪的女友,等感情稳定就带回家来给她看看。

元妈听后,欣慰地握着儿子的手,让他早点休息。之后,便没有之后了,元妈永远地离开了。

元彬从来不知道母亲一个人独自承担了这么多的煎熬,无论多么地痛苦,她总是把自己最阳光最灿烂的一面留给自己。

元彬忍不住幻想,要是老元对元妈能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能多一点关心,少一点责骂,母亲可能就不会走上这条绝路。

可元彬知道,自私的老元永远不会这么做,他一生都以自我为中心,既强势毒舌,又贪图利益,永远只做稳赚不赔的买卖,从来不懂真心为他人付出。

回京前,元彬在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如果老元非要现在就谈对象,那么以后也别怪他六亲不认。

儿子回来,没回家,老元却不在乎。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像极了死去的妻子,心太软,干不出来出格的事儿。何况家里的积蓄和元彬工作以来的工资都在自己的手上。

7.

回京后,元彬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一年后,元彬和女友结了婚。岳父母对他知冷知热,让他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又隔了两年,外婆生病去世,元彬带着妻子回老家奔丧,再次见到了老元,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姨妈告诉元彬,老元的第一个女朋友找他借了20万,然后没了踪影。

一向自以为聪明和视钱财如命的老元,受不了找个打击,好几天都没下床。那段时间精神有点恍惚。

姨妈有些痛快地说:这就是报应。元彬没有吭声。

丧事期间,老元一直想找儿子聊聊,可元彬都有心避开了他。

葬礼结束后,元彬去母亲的墓上待了大半天,给她讲了自己的这几年的工作境遇,也告诉他自己已经成家。

元彬拿出和妻子的照片,在元妈的坟前烧了。第二天,元彬跟姨妈告辞,立刻返回了北京。

一年后,元彬生下了女儿,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他让女儿跟随母亲姓,妻子也十分赞成这个决定。

女儿刚满月,元彬接到了姨妈的电话,让赶紧回家一趟,处理老元的事情。元彬迟疑了。

原来,老元中风了。他原以为十拿九稳的放贷对象,结果却没有收回钱。老元受不了打击,一激动晕了过去。

元彬看着病床上的老元,心里十分感慨。每次看见他,元彬就会想起元妈的遭遇,这对他是一种煎熬。

老元看着儿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一下子激动起来,嘴里哼哼唧唧,表达不清。

元彬知道,老元想说不管怎么样,你都不会放下我不管的。

医生告诉元彬,老元属于突发病情,而且送医治疗不及时,目前恢复不太好。他们会尽全力救治让他恢复到以前。但家属得配合做一些康复治疗。

住院期间,元彬将老元手上的放贷业务都一一结清,并且卖掉了以前的老房子,连同老元剩余的钱重新开了个户存进去。

一周后,元彬将老元送去了县城的疗养院。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怎么对待生活,生活自然怎么回报你。

#头条创作挑战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