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唐)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尽净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译文:
玄都观桃花
京城大街上无数人扬起的尘土扑面而来,大家都说自己是看花回来的。我也跟着去看了,发现玄都观有好多桃树,都是我被贬官离开京城之后种的。
再游玄都观
百亩大的玄都观庭院中,几乎有一半都长满了青苔,原先的盛开的桃花已经谢落干净,只有菜花在开放。而之前那些种桃树的道士究竟不知道去了哪里?反正我刘禹锡又回来了。
写作与解析
此两首诗借喻于桃花,用语活泼,暗含讥讽,展现作者调皮,豁达的性格。
一首以“红尘拂面”比拟朝廷乌烟瘴气,有以“无人不道”比拟追捧逢迎,以“玄都观里桃千树”借喻朝廷新贵,言这些新贵也不过是自己被排挤出去之后,栽培上来而已。大有对趋炎附势的敌对派的蔑视。
二首以“半是苔”,写时间之久,前后间隔十四年,历经四位皇帝,又以“桃花净尽”进一步补充写当年敌对派势力的寥落,而用“菜花开”则也点出又一波新人上来。回忆往昔,作者感叹当年的敌对势力不知今在何处,又乐呵自己反正又回到了朝廷。大有对时过境迁的感慨,以及风水轮流的自嘲。
两首诗都有比拟,暗讽手法,整体又有前后对比手法,写来又表里独立,看面不知里,识里更觉别开生面。
暗讽的手法,在于心理作用,在于事件的整体相似性,达到一种使人有“捕风捉影”却又无处指摘的效果。
反思:
(一) 揣摩第一首和第二首,作者的心境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二) 《庆全庵桃花》和《玄都观桃花》都是写桃花,为什么会有两种味道,这其中主要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结合王国维“一切景语便是情语”分析。
附:
古仄:前面说今音一二声大多归为平声,三四声大多归为仄声,其中特别处,便是古今不同之处。如今音“竹”为平声,而古音则为仄声; 又如今音“沮”为仄声,但古音为“平”,写诗时,尽量前后一致,避免古今平仄混用,除非却有无可奈何的好句,再遵从“词不害意”。
~络石藤《从读诗到作文》
图片来自网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8074.html